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
除了政策刺激的消退之外,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这几年,温州跟全国的三四线城市一样,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棚改运动。尤其是2016年鹿城发生了农房倒塌的重大事故,使得该市的大拆大建更为坚决。
一大批危旧房、家庭小作坊和违法棚屋,消失在铲土机下。两年时间里,至少拆了上百个村,也改变了无数外来务工人员的命运。
原本,这些地方就被从云南、贵州、江西等地过来的农民工视为第一落脚点。他们以此为根据地,一边吃着辣椒,一边托起了温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全世界输出打火机、制鞋、服装、眼镜……
拆旧运动开始后,很多外来人口不得不想办法挪窝。
但是你要知道,GDP只有5000多亿的温州,单位房租排全国11名,远超万亿俱乐部的天津、武汉、成都、重庆。
温州的房价高,租金自然也不便宜。
原先花一两百块就能盘下一间民房,如今要多花一千元,去租那些带有保安的小区商品房,租房成本大涨,逼得底层外来人口开始逃离。
数据显示,2017年温州市三区常住人口同比减少0.32%,暂住人口减少10.3%。连带着,这里的辣椒成交量都开始跌出“十大蔬菜”排行榜。
原本只发生在北、上、深一线城市的棚改后遗症,如今也落在了这座房价畸形的城市,而且效应同样明显。
人口外流,自然会带来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而育龄妇女的减少,必然会导致出生人口的缩减。
去年5月,温州房地产行业协会召开会员大会。任志强作为嘉宾演讲,在痛批当地楼市时也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情:
温州大部分有钱人都外迁了,财富也被带走了……
高净值、低生育率的富人跑了,低净值、高生育率的穷人也跑了。这样一看,2018年的生育率坠崖式下跌,似乎也就不奇怪了。
温州炒房团当年带给全国民众的痛楚,今天正在加倍的返还给温州人。
当年的狂欢,早就酿下今日的苦果。
03
房价,正在吃掉中国的一个个小孩。
它在肢解中国人的生育系统时,也在重塑着中国的版图:
在北方,474万常住人口的廊坊,去年上半年出生6.4万人,比929万常住人口的青岛还要多生出1.9万人。
在长三角,491万常住人口的宿迁,在去年上半年,比800万常住人口的宁波还要多出生6768个新生儿。
……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走入了人口“通缩”的新时代。
官方曾经预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7-2019年全国出生人口数最低将达到2023万、2082万、1982万
真实的情况却非常糟糕。2017年中国实际出生1723万,比最低预测少了整整300万。2018年的数据还没出来,但大概率会是1500万,比官方预测少了500多万人。
今天在神州大地上所发生的性萧条、低欲望社会、结婚延迟、丁克家族。穿透到底,背后都有房价若隐若现的黑手。
世界老大美国的总和生育率低于世代更替水平,靠的是外来移民填坑,才能持续保持国家生命力。
未来的中国也是如此,只有那些能够像抽水机一样虹吸外来人口的城市才会有前途,房价才不会坠入下行通道。
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规模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之所以会被官方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成果”,还设置雄安新区,通州副中心来持续疏解城区人口,本身是因为北京的磁吸效应太强。
除北京、上海这两座超一线城市,中国绝大多数区域都没有这样的底气。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近来济南吞了莱芜,成都代管简阳、合肥拆分巢湖,各地都在搞强“市”扩张,以壮大人口规模。
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抢的不是人,是城市的未来。
没有人哪来买房的需求,没有买房的需求土地哪能卖的这么贵,土地不卖的这么贵,财政哪来的钱……
真是一环接着一环,扣出了一个难解的地方财政困境。
未来,城市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所有的资源都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
而那些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会加速掉落停滞陷阱。那些因为棚改效应而飙涨起来的房子,也恐成烫手山芋。
资产配置的逻辑已经变了。所有人都必须赶在大变局之前,腾挪置换。否则当年赶上时代所吃进去的东西,今天都得套牢在里边。
生育与楼市,真是一对奇妙的跷跷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