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美国总统川普掀起的关税大战,对国际经贸带来剧烈震荡,更使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龃龉升温,且华府随后宣布对大多数国家暂缓实施“对等关税”,提供协商的机会,唯独不放过中国,更一度宣称要将中国货物税率拉高到245%,针对性明显;对此,专家认为长年不接受经济学家建议,执意要发展出口导向经济的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面临川普关税胁迫恐必须改弦更张,改以内需导向作为经济发展主轴。
曾任贝莱德集团(Blackrock)常务董事,现为财经战略顾问公司“Apsara Advisory”创办人的桑晓霓(Henny Sender),23日在日经亚洲(Nikkei Asia)网站发表专文,指出近年来,包括中国以及外界的经济学家,异口同声建议正面临经济发展迟滞难题的北京当局,应祭出激励家庭扩大开支的措施,借此刺激经济成长。
然而,以意识形态领政、偏好供应面的北京当局对各方的建言置若罔闻,因此让中国政策过于倾斜,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持续恶化。
桑晓霓指出,虽然中国产业过度制造所造成的影响,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极为明显,偏偏对此握有决策权的那一位关键人物,却对此浑然不觉;在资产以及股市投资都大幅缩水的情形下,中国消费者信心不断下挫,导致储蓄远高于开支,且在此同时,削价竞争的情形也使企业获利能力受损,让中国公司必须将眼光转往海外市场,致使去年中国对世界各国的贸易逆差总额达到1兆美元左右,也成为川普政府对中国祭出钜额关税税率的导火线。
印度艾克塞斯银行(Axis Bank)首席经济学家米夏拉(Neelkanth Mishra)认为,美国不断升高和中国的贸易战态势,让中国面临严重的次级效应(包括出口转向、对其他市场大量倾销,或是汇率下挫)影响。她也指出“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挑战包括人民币贬值、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减,以及就算经常帐长期出现盈馀,外部资产负债表却表现疲弱等等”,都极可能成为次级效应影响的领域。
但是在今年3月于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许多与会的官员以及退休的中国央行官员,对此都浮现出乐观的想法,认为这样的发展将会迫使习近平主导的北京政府,终于必须采纳旁人说破嘴都难以让高层听进去的建议,开始鼓励国内消费,并强化社会安全网,借此恢复民间的信心。一名官员更表示“当扩大需求面成为对川普关税政策的有力回应时,更容易让政府放弃原本偏好的出口导向经济”。
快讯:习近平就关税和贸易战最新表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4月23日)最新表态称,关税战、贸易战损害各国正当权益,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世界经济秩序。
习近平在北京会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Ilham Aliyev)时发表上述讲话。他表示,中方愿同阿方一道,共同维护国际体系,深入开展执法安全合作。
根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说:“中方愿同阿方一道,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两国领导人宣布“建立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签署了20份合作文件,涵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法律、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知识产权、航空航天等领域。
阿塞拜疆与伊朗、俄罗斯、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接壤,是首批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该倡议由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旨在通过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中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4月11日,习近平在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时表示,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
习近平当时说:“70多年来,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更不畏惧任何无理打压。”
目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145%关税,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125%关税。
中方已警告其他国家,不要与美国达成损害中国利益的协议。
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他补充道,对华关税“不会为零”。
川普表示,对华最终关税税率将从目前的145%“大幅”下降。川普说:“不会那么高,不会那么高。”
川普表示,他会对中国“非常友好”,不会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采取强硬态度。川普说道:“我们将非常愉快地共处,理想情况下还能携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