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毕业生人数创新高,但伴随着疫情冲击、企业经营危机等影响,大学生面临“最难就业季”。中共再提大学生到城乡就业,引发热议。
近日,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通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原则上2022年所有新招聘岗位全部向高校毕业生开放”,“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务工作者”。
民政部负责人称,具体任务包括在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加快发展,增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开展服务;设立一批城乡社区实习实践基地等。
对此,网友表示,“上山下乡再次复活!”“高校毕业生越来越不值钱了,还不如个泥瓦工大厨吃香……”“他们子孙在欧美,却号召我们后代去农村。”“上两年的毕业生都还在找工作。”“强烈建议官员领导的子女带头报名。”
据中共国家统计局5月公布的数据,4月份全国城镇失业率为6.1%。16岁~24岁的青年失业率达到了创纪录的18.2%。在早前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预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1076万人,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加上疫情封控冲击经济等影响,今年被认为成“最难就业季”。
乡镇吸纳大学生能力有限
这并不是中共首次号召大学生到城乡就业。2020年7月,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
在基层工作的王女士6月12日告诉记者,一个乡政府(后改为区办事处)工作人员只有几百人了,很多没有编制,是人事代理甚至合同工。现在提倡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当村官,但是她认为农村的工作很复杂,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很难做好农村工作。
“从农村科技角度来说,农校毕业的,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大学生倒行,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她说。
大学生村官由来已久。早在1995年,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有大学生村官在网上吐槽,说自己是“四不像的身份”、“三不管的处境”,因为没有编制,是打杂的。
在《大学生村官:为何总想快点跳离——以西部7县市为例》一文中,对60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问卷调研。发现由于农村发展前途不明朗,导致多数大学生村官决定离开农村。
调查显示,超过75%的人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于3年后的去向,期望考公务员的占52%,考研的占2.4%,进入社会重谋职业的占9.7%,迷茫没有打算的占30.8%,决定留在农村继续创业的仅仅只有5.1%。
与大学生村官相比,选调生待遇则更有保障。“但是条件非常严格,要求应届毕业生,学生干部,党员,分数等。全省选了几百个,一个学校才十几个人,分配到乡镇。以后就是公务员、行政人员。”王女士说。
企业经营萎缩 人才需求不旺
华裔经济学者李恒青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就业难越来越突出,主要是经济主体没有了。再加上动态清零,造成企业经常停产,很多企业都在萎缩,对人才需求不旺。
他说,“典型的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住宿酒店业、航空业这些产业都明显的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些企业就关门了,很多地方都躺平了。大量的外资撤资,企业经营的主体都没有了,大家去哪去就业呢?所以这是现在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李恒青指出,青年失业率超过了18%,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数字。同时它里头还隐瞒着的今年待就业的11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目前不算在失业人口中。甚至有的学校为了业绩造假,没有就业协议就不发毕业证。
“所以现在这个形势异常严峻。还有更大的一个事实被掩盖的,就是农民工这个大的就业主体现在找不到工作。从2019年冬天疫情开始他们返乡后,没有再回到城市。这是大量的隐形的失业,政府都不管了。”
盲目办学 教育产业化
上周五山东考生才结束高考。有考生家长告诉记者,考生都反映数学考题很难,参加过数学竞赛的下场后都哭了。而高考Ⅰ卷,出现了以“本手、妙手、俗手”三个围棋术语展开的作文题目,不少人直呼没下过围棋的根本看不懂。
由于部分省市的作文跟数学考题难度高,引发网民热议并冲上微博热搜。有网民质疑,官方出题艰涩,恐意在拉高大学教育的标准,以将多数学生分流到技职教育系统。
原山东潍坊学院历史系教授刘因全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的办学方向,学科的设置有问题,盲目的办学,大学和职业中专比例不合适。现在大学里假大空的东西太多,花了不少钱但不实用。职业大学和中专培养学生专长,能让学生有一技之长。
李恒青认为,当初发展教育让孩子们去读大学的时候,政府考虑更多的是要完善它的教育体系,让教育产业都挣钱。所以说中国政府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这一系列的乱象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城乡社区能够解决就业的这个机会并不是很大,重点是要恢复企业家继续经营的信心,因为政府有很多的打击经济发展的办法,政策很多不确定。”他说。
刘因全也认为,现在大量的外资撤离,大企业们被打压以后,吸纳职工就业的能力也大大地减弱了,就想到叫基层特别是农村、社区来吸纳就业,来缓解这个压力,但是成效不大。
“因为城乡社区提供的岗位一是档次比较低,不会有多少吸引力的,专业不对口也会造成人才的浪费。数量也有限,不会太多。”他说。
失业率高 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
李恒青认为,如果失业率过高,老百姓收入太低了,民众就会有非常强的对这个社会的不满情绪,就造成了很多的不稳定因素。
“这些家庭自费上大学,没想到出了校门就面临着失业,这些孩子进入这种状态的以后是什么样一种心理状态?要么就回家去啃老了,内卷了,躺平了。这个火药桶随时可能会炸。”他说。
对于通过发展养老机构等来创造就业岗位,李恒青指出,要看跟社会实践能不能对接,中国社会老龄化了以后,社会服务太需要人了,但是也需要钱,社会有没有资金来提供这样的服务呢?
他以北京为例,根据生活水平、服务的条件,私营养老机构每个月费用在4,000到10,000元钱不等,如果老人身体状况不好,需要陪护,就得到15,000元,这只是中端的服务。“中国目前的家庭收入能够都承受了吗?”
他说,“敬老院吃住条件非常差,医疗条件非常差。中国社会未富先老,这个社会是不是有这么一笔财富能够来支撑这个产业,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产业能不能带动整个就业呢?经济基础不存在。”
李恒青注意到,最近,一些城市推出来一些高端人才招聘计划,给出特别优惠的条件,包括几十万的住房补贴、车位等,“但是符合他们的优惠条件的所谓的人才有多少呢?本科毕业的学生能有吗?不可能有的。”
他指出,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是充满了就业的机会,在各个层次、各个层阶都是有就业的机会。“它要建立一个逻辑,说你找不到工作,怪你自己,你就不是人才,不能怪社会,不要造成社会不稳定社会。他们通过这种办法,完全靠宣传达到二个目的,一个是欺骗,另外一个是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