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明年二十大:政治局常委恢复邓时代的偶数制? 陈敏尔,丁薛祥,胡春华,李强,李希、李鸿忠和黄坤明可能都要入常

中共中央常委习近平李克强红船要沉了
中共中央常委习近平李克强红船要沉了

我们《夜话中南海》上期节目刊登和播出了《二十大上晋级政治局常委的可能人选》之后,有转载此文的中文网站网友质疑笔者分析得“毫无逻辑”,认为“就退一个栗,进三个,九常委”。意思是,无论新晋升的是哪三个,但连1954年出生、二十大召开时已年满68岁的韩正都会连任。

我们都知道,从“拨乱反正”的中共十二大开始,中共政治局常委人数并无定制。所以要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从逻辑上判断,不但明年二十大上的习近平(专题)心血来潮把政治局常委人数扩至九人的可能性存在,把政治局常委的人数恢复回偶数制的可能性同样存在。

笔者在这里特别使用了“恢复”二字,是因为早已经注意到外界所有涉及中共常委人数的分析文章里,都只是提到五人,七人和九人制。比如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前,在英国BBC主持的一次“谁会是十九大新常委”的讨论节目中,就有参与讨论者提出了“第一个变数是常委人数”猜测,说是“在过往两、三届的中共党代会,开始是9名常委,再缩减至7名,十九大可能再减至5名。”这点符合今上的喜好,有可能成真。

但事实上,自邓小平时代开始至今,政治局常委还有过六人组成的偶数制,分别出现在十二大至十三大之间,和十三大至十四大之间的先后六年时间里。

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产生的六人组成的政治局常委会,对外公布的排名顺序是: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

笔者在这里特别强调了这是对“外公布的”排名顺序,是因为其中的邓小平只是排名第三,老二是叶剑英。

叶剑英去世后,1985年9月召开的十二届四中全会上重新产生的政治局常委会剩下五名,对外公布的排名顺序是: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

1987年1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赵紫阳成了“代理总书记”,但政治局常委维持五人不变。暂时留在政治局常委会里的胡耀邦,排名变成第五。

众所周知,无论是政治局还是它的常委会,设成奇数制就是为了需要表决的时候使“少数 服从多数”成为可能。只要无人弃权,就不会有一半对一半的僵局出现。

但是,邓小平时代的政治局常委会不是真正的决策机构,而且党内决策形式也往往不是党章中规定的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策形式。这就和十二大之后的胡耀邦虽然表面上在政治局常委会里排名第一,但并不是事实上的党内一把手是同样道理。

所以在邓小平和陈云、李先念都还是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时期里,时任总书记胡耀邦居然能够在党内发出“儿皇帝不好当”的政治感慨。这是李锐先生访美期间,亲口对笔者讲的。

当时,李锐先生对笔者讲的另外一个故事后来见于他在海外公开发表的回忆录里,说的是他有一次去看望胡耀邦,胡在谈及自己的政治处境时回忆说,邓小平居然对胡耀邦说,“许多问题既然谈不拢,就不要开(指政治局常委会议)”。

习近平李克强
习近平李克强

从十三大开始,邓小平和陈云虽然没有兑现他们曾经许诺过的“一退到底”,但毕竟不再担任政治局常委了。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产生的政治局常委会由五人组成,依序是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和姚依林。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是,在如何对待八九学潮的“大事大非”问题上,陷入意见分歧的政治局常委会面临“少数服从多数”的关键时刻,身为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用枪指挥了党。

结果,产生了奇数制政治局常委会的十三届一中全会闭幕不到两年,赵紫阳下台,胡启立出局。十三届四中全会上产生的新的政治局常委会再次出现六人偶数制,依序是: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

接下来的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和十五届一中全会上产生的政治局常委会,都是由七人组成。

到了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江泽民把总书记职位交给胡锦涛的同时,也把政治局常委人数由七人增至九人。排名顺序是: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事后有外界评论说:江泽民为了将罗干、李长春塞进常委,新增了中央政法委书记和“中央精神文明委”主任入常,目的就是摊薄胡的权力。

事实上,“权力分散”确实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的一大特色。 在此之前,如果说江泽民时代的后期(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共最高决策层内形成了江泽民一人独大的局面,已经基本上不存在权力制衡的话,那么形势发展到日后的“胡锦涛时代”的头一个五年,最高决策层内的权力分配已经是典型的“三驾马车”。十六届中央领导集体中最为重要的三个人,胡锦涛、温家宝和曾庆红已经从权力分配的角度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没有明显的例证说明此三人之间是争权夺利的关系,但即使是互补和互动,这互补和互动的过程本身就是相互制衡的过程。

回顾一九八零年二月,由邓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身份主持的中共第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讨论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其中规定: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各级党的委员会都要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当时曾有外界媒体乐观地评论道:经过了二十多年时间的执政实践,今天的中共政权终于兑现这一准则了。

当时也曾有自称“胡锦涛策士”的中共御用文人,用所谓的“九龙治水”来形容中共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无比优越”。
freestar

从当时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产生的整个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布局来看,仅仅从此前的七人扩展至当时的九人这一个角度分析,也是一种防止权力过于集中的安排。

自从十四大召开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内便没有一个专责宣传和意识形态的常委(十四大之前是李瑞环,“六四”事件之前是胡启立)。十四大召之后一直到十六大召开之前,江泽民作为总书记,除了大权总揽,还要在常委会内部分工负责文宣和意识形态。而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内,又专设了一位分管这一门类的常委(李长春)。

从1987年的十三大之后到2002年十六大之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内的分工从来都是法、纪不分。十三大至十四大之间,政治局常委之一乔石一人统管立法、司法和党内纪检(包括政府内的行政监察),原因之一是当时的全国人大委员长不是政治局常委。

1992年十四大之后,乔石专司立法。常委会上分工的司法和党内纪检,全部都归到江泽民这位总书记名下(当时的中纪委书记尉健行和政法委书记任建新一个只是政治委员、书记处书记,一个仅仅是书记处书记)。

习近平栗战书不理周强鞠躬
习近平栗战书不理周强鞠躬

1997年十五大之后,江泽民权位稳固,不再亲自分管司法和纪检。尉健行以政治局常委身份,兼任中纪委书记和政法委书记。而到了九人制的十六届常委会里,吴官正和罗干两人分别以政治局常委身份,兼任中纪委书记和政法委书记。

从1992年十四大开始之后,李瑞环虽然被安排以政治局常委身份兼任全国政协主席,但他在政治局常委内却没有被明确分工掌握统战,以及与统战相关的台港澳工作。这方面工作,也全都是由总书记亲自统管和分管。

十六大之后,中央统战部被明确由以政治局常委身份兼任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负责。

在2007年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取代了曾庆红的位置,李克强取代了已经“ 死在领导岗位上”的黄菊的位置,周永康取代了罗干的位置,贺国强取代了吴官正的位置,常委总数仍然保持九人,直到2012年十八大的召开。

综上所述,即使未来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有可能心血来潮恢复政治局常委九人制的话,理由或者考虑因素绝不会是所谓“防止党内个人权力集中”,而是因为从论功行赏的角度,维持七人制“僧多粥少”!

本专栏的上篇文章里,已经回顾了中共中央领导层换届的“七十岁封顶”和“七上八下”潜规则的产生过程。早在习近平的十九大召开前一年左右,有外界的《星岛日报》报道了据称是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时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局副局长邓茂生的说法:“ 没有存在严格的七上八下这种界线、这种说法,那是民间的说法,不足为信。” “就党章规定,一般政治局委员不能超过三届,但进了(政治局)常委会以后,他又可以三届。但这个还要加上年龄的问题(来考虑),这就要灵活把握……。”

笔者无法断定这则报道的准确性,因为这位邓茂生既然是十六大文件的起草小组成员,就没有可能把政治局委员“不能超过三届”说成是什么“就党章规定”。中共历次修改党章的内容中,从来就没有涉及过各级领导人的任期问题,就如同党章里也没有领导人的年龄规定一样。至于“七上八上”,当然不是一项有红头文件向下传达的“明文规定”,而是在当年讨论十六大人事换届时,由江泽民和胡锦涛共商出的,“原则上掌握”的,“入局”和“入常”(包括继任)的年龄限制。

其实,一年半前笔者即已经在本专栏发表过《未来二十大上扩编政治局常委的可能性》一文。文中分析了从简单的逻辑角度判断 ,只有进一步制定并更严格地执行“干部能上能下和新老交替”制度,才能更有效地保证从政治局常委内的“二把手”以下,所有政治局委员们对他习近平的“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统统落实到“思想深处”。这是其一。

其二,从稳固政权的角度,习近平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所有部下日后都和自己一样因为老迈而昏聩的远景。更何况,如果没有“新老交替”的规矩,就无法落实他习近平对各级部下们的论功行赏……。

分析到此,笔者更倾向于相信未来习近平长期执政的岁月里,只会把自己之外的所有政治局常委,也就是正国级层级的“新老交替”制度执行得更严,甚至严到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担任一届政治局常委和具体兼职之后,就告老还乡的地步。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明年二十大时的李克强、王沪宁以及汪洋都是届时才年满六十七岁,符合“七上八下”中的“七上”,就算届时的习近平能够以李克强已任满了三届政治局常委,不宜再连任第四届为“充足理由”明示他主动退隐,王沪宁和汪洋的去留也确实是个问题。更何况,还有一个比王沪宁和汪洋年轻两岁的赵乐际。这三个人对习近平绝对是忠心耿耿,届时以“到点下车”之外的理由劝退他们,习近平于心何忍?

再者,从“排排座,吃果果”,论功行赏的角度,现如今的政治局委员层面里,无限忠诚他习近平的“年富力强”者不但有我们本专栏上篇文章中开列的三个“六十后”,陈敏尔、丁薛祥、胡春华和一个“准六十后”李强,更还有李希、李鸿忠和黄坤明都比他汪洋和王沪宁年轻一岁。手心手背都是肉,提拔哪个不提拔哪个,对他习近平来讲都是两难选择……。

从这个角度分析,习近平要想“一碗水端平”的话,在未来二十大上,扩大政治局常委编制的可能性不能说一点没有。不过,在假设政治局常委人数肯定会在二十大上变动的前提下,变成偶数制(比如八人)和扩增至九人制的可能性同样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详见本专栏的下篇文章。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本站底部列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不允许人身攻击。
Posted in 共党内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