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作为亲历者,我明显能发现政策制定者的出发点就是:选择最容易走的路。
很多时候,有一种说法,就是换谁当政都差不多,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只能做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多年工作经验,我觉得这事既对也不对。对的是这事是普遍存在的,古今中外都如此。不对的是确实有些领导人(无论是国家也好、企业也好),会有远见,有先见之明,就会选择一条正确但是阻力重重的路。
问题是,有好多事情你当下做了不知道好处,比如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锻炼身体。有好些事情你当下做了会马上见效但是未来会有恶果,比如鼓励居民加杠杆买房。
一是取决于认知,人类的认知是很难全面的,任何个人都不行,做投资的也知道巴菲特也犯过几次错误,那说明即使到了股神的地步了,也很难有全面无所不知的知识。这种错误是很难避免的,只能不停的学习开拓自己的能力圈。
二是取决于自律。即使知道利弊,但是由于当下种种困难和限制,还是采取了很多饮鸩止渴的做法。这几年的很多经济政策,就是如此。其实很多人投资也是,明知道当下价格便宜,但是由于担心短期亏损,就是不敢投资。
我们经济、股市走到今天,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我周末做了个小研究,加上自己在这市场也经历过,就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但是可以先把结论放在这里:过去多年的经济刺激,每一次都有理由去选择当下趋利避害的道路,但最终还是回避问题、把问题拖延到最后。
一切的起点从08年4万亿开始。
当时,因为美国饮鸩止渴搞了大规模的房地产泡沫,叠加了更加乱搞的金融衍生品,爆发了多年难得一遇的金融危机。
这里,也顺便说说,美国在纳斯达克泡沫破灭时,当时格林斯潘不停的降息,和当时美国政客号称让家家买得起房的“美国梦”,催生了05-07年的房地产泡沫。拖延问题并不是我们的独有专利。
回头继续说我们。
当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就搞了4万亿这么大的刺激。说是4万亿,叠加地方政府的钱,就已经是十万亿了。07年,社融规模是6万亿;08年,是7万亿;09年,直接变成14万亿。
这个就是当时的搞法。
从朱相90年代整顿财政后,到08年前,地方政府也没有什么超过财政预算的做法。但08年4万亿开始,大家都大干快上了。那之后,开始学会城投融资,大量的钱开始往城投平台涌入。
到10年经济过热,很多项目已经开工了,没法停下来,银行监管也日趋严厉。慢慢就有些聪明人通过信托等方式开始融资。影子银行开始萌芽。
13年,一开始想着把问题掐在萌芽中,但是很快搞了钱荒出来。这可不行啊,太难受了。当然这个事情也搞得过头,违背了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
但之后,各种政策开始松绑,接下来就是什么资管通道啊,基金子公司啊,过量的信贷就开始出来。
14年,整个资本市场的利率大幅度往下走,影子银行问题已经被监管层提及。但是,确实没有任何抑制的举措。整个政策都是在嘴上喊喊而已。
这一年,有个提法开始出来,就是扩大直接融资市场。这下好了,股市上涨成为一种zhengzhi正确。
但是,如果你看过股市的泡沫史,你会知道,但凡发动国家牛市的,都没有好下场。这国家牛市,法国搞过,科威特搞过,最后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5年年中,股市开始崩盘。为了应对崩盘,就开始用国家队来救市。但是,救市的资金入市太早,导致国家队巨亏N万亿。如果贸然退出,那签字同意救市的领导就有把柄了,最后还是留在市场里不停的割韭菜。这下又引发了A股市场生态的巨变。
而且,当时因为救市,引发了汇率不稳(当然央行货币换锚是更核心的因素),人民币开始进入贬值趋势,为了应对资本外逃,就进行了外汇管制,到今天管制反而越来越多。
15年下半年,为了应对国企利润下滑带来的问题,以及股市崩盘等的问题,又搞了供给侧改革,住房去库存等。我当时评估这个在未来会造成严重的问题,一是消费力下降,二是房地产风险骤然上升。
这种分析,一点都不难。我并不认为是拍板的人不知道,连我都能看出来了,领导还能看不出来么?但是选择的政策框架是对未来的严重透支。
说实话,当时真的是失望透顶。
16-17年整个经济处于补库存阶段,稍微缓和了。但是,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其实已经埋下来了。
那就是房地产。
从16年起,如果算18年的话,连续3年居民的负债累计增加有20万亿。按照按揭还款的正常比例,怎么一年也得多1-2万亿的还本付息来。
这钱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可是国民拿自己未来的收入换得的。今天花多了,明天就少了。
少了的东西是哪一些呢?
消费。
到今年年中,消费是开始断崖跳水。
这个数据我一看,就非常明显的,因为可选消费品跌幅很大,日常消费品跌幅很小。这是典型的居民没钱了、经济衰退特征。
到现在,媒体猛然发现这些政策都带有巨大的副作用,整个经济有一种弹尽粮绝的感觉。但回顾过来,整个政策变动的前因后果串起来,我就发现一个事情:这些都是短期拖延问题从而造成长期问题的做法。事中的看,好像短期最优的做法是不得不这样做,谁上来都一样,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问题不可避免的集中爆发。
因为金融危机;出台4万亿政策;因为4万亿政策,产能过剩问题出现;因为产能过剩问题,想着去转移杠杆;因为想着转移杠杆,就想着搞国家牛市和房地产涨价去库存;因为股市和房市都圈了钱了,进而又出现居民消费下滑问题。
看到没,一环扣一环。每次都有道理。最后的因果链非常明显。一直走最容易的路,最后无路可走。
如果在一开始发现问题时,就采取正确的做法,或许结果不太一样?
假如有平行宇宙,另外一个宇宙的中国,是不是就有这种结果呢?
但不管怎样,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中,我相信肯定是更好的做法。
在翻资料时,我家娃的同学来告状,说娃在幼儿园欺负她,给她起了个不雅的外号。本来管孩子的事,我的基本原则是言传身教尽量不体罚的。弄清楚原委之后,确实是我娃做得不对。
为了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中,我就打了他十下屁股,扣他十颗积攒可以拿来换玩具的小红星。
不为什么,而是要让我娃明白,做错事情是有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