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龚虹嘉是海康威视的老总两个孩子在海外上学,网友发起人肉活动,誓言将他的孩子送回中国接受教育!

海康威视的老总叫龚虹嘉,已婚,有两个孩子,住在香港,全家持有香港护照。这个反人类份子帮助中国共产党开发监控中国老百姓,尤其是专门识别维吾尔族的监控设备!

 

龚虹嘉是海康威视的老总
龚虹嘉是海康威视的老总

香港的朋友们! 请找出他的家人! 让他滚回大陆! 让他的孩子去新疆集中营接受教育(共产党所谓的技能培训中心)!

海康威视的老总叫龚虹嘉,已婚,有两个孩子,住在香港。香港抗议者们应该去把龚虹嘉在香港的家砸了,这种垃圾反人类企业就是为共产党开发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他们开发的产品最后肯定会被共产党用来监控港人的。这种人脸识别技术用来监控人民比当初的防火墙还要恶劣。

可以考虑成立摩萨台,对这些外围红色企业家和白手套全家进行全球通缉,逼迫他们不敢出国是就行了,他们留在国内自然有人收拾他们,参考王健林父子 。

海康威视2010年5月在A股上市,市值已超过3000亿元,曾超越万科、格力、美的、顺丰等成为深股市值最高的公司。

根据IHS报告,海康威视连续7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2.6%。

在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榜单中,海康威视连续3年蝉联全球第一位。

2018年,海康威视营业额5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净利润11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 6%。

而早在上市前的2007-2009 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12亿元增长至 21亿元,净利润由3.6亿元增长至7亿元,隔一年将近翻倍的速度。

2018年,海康威视整体毛利率为45%,公司毛利率高的原因是不做价格竞争,主要竞争力在技术创新、解决方案以及 AI 平台在内的先发优势。

海康威视在技术上也是很舍得投入的,2018年研发投入45亿元, 占销售额的比例为9%。研发和技术服务人员超过1.6万人,占员工总人数的46.6%。

一、海康威视的业务

海康威视一开始是做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的公司,到2016 年推出了全系列深度智能产品家族。

2017年,市场上的华为或阿里都在讲云计算,但海康威视认为,物联网是不可能放在云中心来解决的,将边缘计算和云计算融合是更好解决物联网现实问题的合理架构。

2017年,海康威视开创性提出了云边融合的AI Cloud的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的三级架构,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018年,海康威视在云边融合的AI Cloud计算架构之后,提出了物信融合的数据架构,全面发布了两池一库四平台、AI开放平台、视频监控建设评价系统等一系列平台,不断夯实在AI智能、大数据、应用领域的布局。

从视频感知到智能物联、再到物信融合,海康威视已成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在算法、 软件、 硬件方面均提前布局,拥有技术平台、产品平台和方案平台三位一体的分层研发体系,从技术、到产品,再到系统全链条打通。

二、海康威视的股权结构

海康威视在2001年底成立,成立时只有两个股东。

第一大股东是:国务院国资委下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下属公司,持股51%。

当时已经是香港籍的龚虹嘉,出资245万元,持股49%。

公司成为国有和外资成份的中外合资企业,享受当时的外资税收优惠。

公司的董事长陈宗年、总经理胡杨忠,由第一大股东中国电科下的五十二所派出。

龚虹嘉作为天使投资人,任副董事长。

网上资料说,陈宗年、胡杨忠、龚虹嘉三人都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

陈宗年、胡杨忠两人在五十二所工作,两人考虑转岗创业,虽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却还缺少当中重要的编解码技术,也没有开公司的经验。

而龚虹嘉正好有这种技术,且他早已创办德生收音机、德康通信(亚信)等公司实现财富自由。

三人一起成立了海康威视公司。

竹子无法验证网上资料的真实性,但海康威视从成立至今的第一大股东都是中国电科的下属公司,第一大股东一直都是国有性质。

至2019年1月,中国电科通过中电海康、五十二所和电科投资合计持股共41.07%。

陈宗年、胡杨忠、龚虹嘉三人在海康威视的职位,从公司上市至今也没发生变化。

陈宗年一直作为第一大股东委派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不在海康威视领取报酬,也不持有海康威视的股份。

胡杨忠作为公司董事和全职总经理,在海康威视领取报酬、接受股权激励,持有公司股份。

龚虹嘉作为天使投资人,任董事和副董事长,不在公司领取报酬,持有公司股份。

三、海康威视的融资历程

海康威视从2001年底成立到上市,除了龚虹嘉的天使投资以外,只在2018年2月进行过唯一的一次融资,参与的股东是浙江国资控股企业—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方),投资价格完全按净资产计算,并不采用现在流行的N倍估值。

浙江东方当时占5%的股权,上市后为4.5%,现在可能已全部退出?

上市时,海康威视发行10%的新股。

上市后,共进行过4期股权激励,增发约4%的股份。

除此之外,海康威视没进行过其他增资或股权融资,所以股权被稀释很少。

如不考虑自己减持的部分,初始投资的股权到现在的持股比例仍:初始投资*95%*90%*96%=初始投资股权*82%。

所以龚虹嘉的股权约为:49%-16%(给管理团队)=33%*82%(稀释)=27%。

海威威很少股权融资,视除了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外,还有债权融资。

比如2016年发行3年期的4 亿欧元(约30亿人民币)债券,债券票面利率为 1.25%。

2016 年与国开发展基金达成合作意向,国开基金的投资通过分红、付息等方式支付年化收益率为 1.2%的投资收益…

长期借款利率才1.2%多,借回来拿去做理财产品都能赚钱。

公司有这么高的信用度,能以超低成本借钱,完全无需股权融资,把赚钱的机会留给自己人多好。

2016-2018的三年间,海威威视将约50%的利润用于分红,三年分红总额约140亿元。

海康威视说:公司(子公司)没有吸收第三方的资本,没有对外融资。因为融资必然面临资本溢价的过程,外面好多创业公司十个亿、二十个亿、三十个亿美金的估值,溢价的泡泡比较大,我们希望安心认真地做业务,而不是把心思花在取悦投资人上,取悦投资人把泡泡吹大了并不利于把业务做好。

海康威视还说,在宣传方面,比如有的有些公司用“城市大脑”等表达特别形象生动,海康威视虽然希望把复杂的想法传递出去,但并非用吸引眼球喊口号的形式,公司这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

这是多务实靠谱的企业呢,2018年研发投入45亿元,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0,就是说年净利润113.5亿元是很实在没水份的呢。

四、天使投资人花1亿做股权激励

海康威视在2001年底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龚虹嘉作为天使投资人持股49%。

2004 年 1 月,龚虹嘉向经营团队承诺,若未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将参照公司原始投资成本向经营团队转让15%的股权。

承诺当时的公司净资产为1000万元,龚虹嘉承诺未来按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管理层,就是按当时净资产的5折价格转让,不是估值的5折哦。

这是龚虹嘉自己一个人的承诺,另外一个持股51%的股东无需承担此责任,相当于龚虹嘉自己掏钱做股权激励。

2006 年 12 月,海康威视用2004、2005年利润转增后,注册资本增加为5000万元。

根据相关资料推算,公司在2003年前已盈利,到2015年底盈利总额已超过4500万元。

2007 年 10 月,公司再用利润转增为注册资本14,000万元。

就是说,2001年投入的共500万元,到2006年底至少已增值到1.4亿元,5年增长了超过28倍,这还是在公司发展的早期按利润来计算的,不是按估值计算的。

2007年11月,龚虹嘉按承诺将所持的 15%股权以 75 万元价格转让给威讯投资(员工持股平台)。

龚虹嘉将15%的股权转让给员工时,公司的净资产已经超过6亿元(不是估值哦),而15%股权的实际转让价为500万元。

相当于龚虹嘉将(6亿-500万)*15%=8925万元送给员工,这还是按净资产计算的价值,不是按估值计算的哦。

除了这笔大额的股权激励外,龚虹嘉还另外将1%的股权转让总经理胡扬忠和副总经理邬伟琪两人,这笔额外的股权按5亿估值转让,按净资产计送出的价值相当于(6-5亿)*1%=100万元。

这轮股权激励是龚虹嘉一个股东自掏腰包做的,相当于拿出差不多1亿给员工,另一个股东不用承担此责任。

如此大手笔的天使投资人能有几个呢?龚虹嘉也从海康威视收获丰厚的回报。

根据公司公告,2016年-2018年2月7日间,龚虹嘉减持 4.6827%,套现 109亿元;其他时间减持的没统计在内,现仍直接持股13.6%,没计算妻子间接持股的部分。

上市后龚虹嘉持股24.8%+妻子间接持股3.3%=28.1%,4次股权激励稀释后约为28.1%*96%=27%。

粗略估算龚虹嘉的总收益=109亿+(27%-4.6827%)*市值+分红,收益约有800亿元,不是500亿元哦。

这还是按股价已回落计算的,如果按股价高点计算则不止800亿元。

为什么媒体说龚虹嘉赚了500亿?也许只计算了龚虹嘉减持后剩下直接持股部分,和正好公司披露的某个时间段减持金额;没计算通过妻子间接持股的部分,也没计算不在公告那段时间减持的数量吧?

我们查了380多页的招股书、200多页的2018年报、180多页的2017年报、从32页公告标题中找出20多个有相关文件、还有多个海康威视接待投资者的记录文件,再查网上报道…

虽然你可以花几分钟看完这篇文章,但我们却花了4个整天来完成,有多少人象我们这样靠谱的做事呢?写靠谱的文章远不如写鸡汤文阅读量高,也赚不到钱,也许鸡汤文高手还能从“股权道”这篇文章写出投资赚800亿的爆款文章呢。

龚虹嘉在2001年底投资的245万元,收益已超过800亿元,18年收益超过3.3万倍,难怪被评为中国最优秀的天使投资人呢。

网上资料说,在龚虹嘉投资另一家公司富年时,他看上了一位编解码技术天才,招其入伙。

但对方提出三个条件:第一,不坐班,只在家干活;第二,先给一笔钱,保证下半辈子后顾无忧;第三,只签一年合同。

这么苛刻的条件,龚虹嘉一口气全答应了。

一位专家好奇地问龚虹嘉:你怎么在2002年就敢做这个事?

龚虹嘉说:等你们觉得可以做的时候,还轮得到我吗?

他开玩笑说自己总是投土鳖,因为海归和职业经理人有好看的履历,谁都想要,我怎么可能抢得过他们。

龚虹嘉说自己捡到海康威视这个大便宜,运气好到匪夷所思、天理难容。

可这只是运气么?这是眼光+能力+胸怀带来的收获吧?

龚虹嘉早期在海康威视持股49%,在净资产6亿时按500万价格将15%给管理团队,相当于给管理团队送出1亿元,有几个投资人能这么做呢?

答应富年的程序员如此苛刻的条件,才签一年合同要保证他下半辈子后顾无忧,谁能做到这样哦?

别的投资人都去追海归、名企出来的创业者,龚虹嘉总投资土鳖…

常规思维只能赚取常规回报,龚虹嘉不一样的思维才能赚3.3万倍的回报吧。

想起同为龚虹嘉校友的我们合作的芯片公司创始人,他在公司还没成立时就说股东有1、2、3、4…,其他人分剩下的股份就是他的,我一算他只剩下15%了,这做控制权设计还是挺有难度的呢。

他说:如果公司能做大的话15%也不少了。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团队大家一起,探索一种大家都接受的方式,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现在公司已发明一种新技术,可大幅提高芯片质量和降低成本,聚焦年2000亿的高端模拟芯片进口市场,准备融资中。

年2000亿的宝藏就在那,公司已拿到最关键的那把钥匙,只待走过去、捡起来、运下楼就有人等着收了,完全无需互联网企业那种疯狂烧钱验证商业模式、再随时跌落风口的风险。

有兴趣的投资人和芯片工程师都可与竹子联系哦,公司给芯片团队和科学家团队留足了股权激励份额。

“股权道”没接过广告,却在最近的文章几次说起我们合作的芯片公司,因为竹子难得遇到如此欣赏的创始人和非常看好的公司。

创始人是很务实的华科风格,做得比说得好很多,如果他知道是不会同意我这么写的…

五、四期股权激励计划

海康威视的最高管理层主要董事和总经理、常务副总都在54-55岁之间,副总则多在40岁以上,中低层员工则较年青。

虽然高管年龄不低,但还是个很有激情又内敛的公司哦。

不知道是不是受天使投资人大手笔股权激励的影响,海康威视从2010年上市后每2年推出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至今已推出共四股权激励计划,获得股权激励的员工占比最高时达到24%,激励员工人数超过6000人,覆盖各层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的核心人才队伍。

四期股权激励都是限制性股票,通俗理解的大概意思:

允许员工在规定时间内按5折价格获得股票,在约2年、4年、6年后可以卖出一部分。

如果公司股票上涨就是赚的,如果股票下跌到一半以下就悲催了。

四期股权激励的来源都是通过定向增发而来,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股权激励授予数量占总股本比例分别为:0.46%、1.33%、0.88%、1.37%。

不知道为什么,2012年的股权激励不包括高管;2014和2016年的股权激励则包括高管;2018年的股权激励包括副总等高管,但不包括总经理胡扬忠和副总经理邬伟琪两位。

总经理胡扬忠曾经2016年底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公司的部分股票,是对公司的发展很有信心吧?

股权激励解锁的条件,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股票价格等,四期股权激励的解锁条件略有不同。

比如2012年的股权激励不包括高管,也没要求股价不下跌等条件。

只有2014年的股权激励要求净利润为正数且不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其他三期没有净利润指标要求。

除了2012年那期以外,2014、2016、2018年三期都要求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0%。

四期对营业收益增长率的要求略有不同,早年的营收增长率要求较高,近年的要求稍低,比如2018年的股权激励要求营收增长率不低于20%,2012年那期则要求不低于30%。

除了上述条件以外,还有与外界对比的指标,如要求不低于标杆公司 75 分等条件。

因为海康威视的控股股东是国资,所以股权激励要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还要求激励对象获得激励收益不得超过授予时点两年总薪酬的 40%。

竹子感觉这条件有点不合适,难道是薪酬越高获得股权激励的收益越高的意思么?

不过,作为国资控股公司,海康威视的操作已经算很市场化了,比太多国企要好很多吧。

六、核心员工跟投计划

除了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以外,对于创新业务,海康威视还在2015年9月起推出《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管理办法》,对于创新业务子公司,公司持有 60%的股权,员工跟投平台跟投 40%的股权,这种跟投不适用有关股权激励的规定。

子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创新业务子公司与海康威视之间的业务往来严格遵循关联交易相关规定。

6.1 参与跟投的人员

创新业务子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强制跟投各类创新业务,确保海康威视核心员工与公司创新业务牢牢绑定,形成共创、共担的业务平台。

创新业务子公司全职的核心员工,自愿跟投,以出限额为限承担风险。

两类跟投员工,要求从跟投之日起在公司和/或子公司工作不少于 5 年。

6.2 员工跟投的方式

员工跟投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实体股的出资跟投,另一种是不用出资的股权增值权。

实体股的出资跟投,和普通公司投资成为股东一样,出钱投资成为子公司的股东。

不用出资的股权增值权则不用出钱,享受与股权同比例增长的收益。

在符合规定条件下,股权增值权可以转为出资跟投,转换价格按原始出资+利息和税费成本。

股权增值权主要授予 M2、P2 层级及以上的核心员工。

6.3 员工跟投的退出

员工获得的股权或增值权不可对外转让,只能转让给指定的内部平台。

员工间也不得转让,如离职则由平台收回。

员工跟投满5年可变现:

股权增值权和股权的变现按同样价格计算,股权增值权需扣除应缴出资金额、合理的资金成本及税费等。

员工跟投后不满5年离职的:

如持有的是股权,则回收价格按注册资本或净资产较低者。

如持有的是增值权,则视为员工自动放弃,不作任何补偿。

在特定条件下,公司可决定整体回购员工跟投的份额,整体回购时按公允价格计算。

海康威视说:创新业务并没有加大融资的诉求,把目标定在更长期的视角下,短期的盈利不那么重要,从股东的角度来说,我们等得起。

七、关于技术保护

海康威视的产品涉及视音频编解码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网络控制与传输技术、软件技术、视频分析技术等多项技术集成,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

除了一般的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以外,为了防止核心技术失密,公司采取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措施:

(1)采取矩阵式的研发组织架构,下设不同的资源组。

公司的每一个产品开发涉及多项核心技术和多个资源组,核心技术分散在各个资源组中,各个资源组相对独立,彼此之间不进行设计源文件交换,即使在一个资源组内,也控制源文件的交换范围。

(2)公司设置专人管理设计文档,定期封存,防止人员流失导致文档缺失。

(3)公司对每一款有处理器的电路板,都有专用的加密芯片,防止解密和盗版,对加密芯片的加密过程采取特别措施。

(4)及时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一旦失密,则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股权道之前研究过的大族激光,大量产品通过代工完成,大族激光也提到,一个产品分成上百道工序分散由不同的代工厂完成,任何一家代工厂都无法获得完整的技术,以降低被仿冒和泄密风险。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本站底部列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不允许人身攻击。
Posted in 恶警酷吏黑社会, 社会能见度, 香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