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臭氧杀手从何而来?更多证据指向中国

一个环保组织说,他们有新证据表明,中国是一种被禁用的工业气体卷土重来的幕后推手。这种气体不仅破坏保护地球的臭氧层,而且还加剧全球变暖。

根据保护臭氧层的全球协议《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世界各国本该逐步淘汰这种名为三氯一氟甲烷(CFC-11)的气体。但是,科学家今年5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大气中CFC-11含量下降的速度开始变得更慢了。他们的发现暗示,这种气体的排放量近来大幅增长,很可能来自东亚。

merlin_140019804_47203894-d69d-4f4f-b072-320cb4946f1d-master1050.jpg

纽约时报》和调查机构环境调查署(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简称EIA)随后发现的证据显示,中国的非法企业可能是这种气体的一个主要来源。

现在,EIA准备发布的一份报告说,该组织的证据支持中国工厂是CFC-11再度增长的幕后推手这一结论。

独立实验室的检测“明确证实了CFC-11在(中国)三家企业的使用”,EIA在报告中说。该组织打算本周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提交这份报告,来自近200个国家的代表正在那里出席一个关于臭氧层修复工作现状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会议。

环境调查署气候变化运动负责人阿维普萨·马哈帕特拉(Avipsa Mahapatra)说,中国当局应该对监管进行彻底的改革,让地下的CFC-11生产变得不可能。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简单地取缔一些企业,而不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可能意味着类似的非法企业还会在其他地区出现。”

但是,有关CFC-11问题的最终答案和解决方案看来仍尚需时日。

中国官员曾表示,他们已经采取有力措施,关闭了那些非法化工企业。他们还声称,所涉及的CFC-11排放量非常之大,不可能都来自那些企业。

“就问题的明确答案而言,我认为我们必须首先强调,这个谜团有待解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言人基思·韦勒(Keith Weller)说,该机构帮助组织有关臭氧层的谈判。

CFC-11之谜有着广泛的影响。虽然臭氧层曾经一直在恢复,但是,一种被禁物质的卷土重来,令人担忧世界上最有效的环保协定之一没有得到遵守,并可能让臭氧层的恢复速度减慢。

CFC-11也是一种有强效的温室气体。如果这种气体正在从工厂直接泄漏到大气中,这意味着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例如隔热泡沫——中可能含有更多的这种气体,当这些产品最终被销毁时,更多的CFC-11可能会进入大气层。

科学家们在几十年前发现,CFC-11及其他用于制冷剂、气溶胶和制造隔热泡沫的工业化学品正在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保护人类、农作物和动物免受太阳光中最具破坏性辐射的伤害。

1987年,各国在《蒙特利尔议定书》上达成一致意见,逐步淘汰这类气体,并逐步改用更安全的替代品。人们曾称赞该议定书为环境行动的典范。

中国政府已表示将调查并取缔任何非法生产CFC-11的工厂,中国的工业协会向下属企业发出倡议,不使用这种化学品。

据官方消息,官员们上个月宣布,警方在中部农业省份河南捣毁了一家非法的CFC-11工厂,并在现场发现了30多吨这种化学品。

中国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周三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检查人员近几个月来已对1172家相关企业进行了排查,仅在其中10家检测到了含CFC-11的物料。

“如果只是那些小型、非法的游离生产者,产量不会那么多,”中国环保部官员陈亮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负责监管包括臭氧层政策在内的国际合作。

韦勒还说,对CFC-11新排放量的估计是每年约1.3万公吨,这么大的排放量似乎不可能仅仅来自非法生产。

不过,陈亮也表示,在监管中国大量的化工和泡沫制造企业方面存在着让人望而却步的障碍。据他统计,泡沫行业约有3000家企业。分散的隐蔽企业的数量可能要高得多。

陈亮说,此外,中国各地的地方巡视员可能没有快速检测CFC-11含量或用于生产CFC-11的化学品的设备。他补充说,很难发现和惩罚那些行踪不定的化学品生产商。

“他们完成生产后,所有的人都跑掉了,”陈亮说。“打击起来很困难。”

CFC-11也曾被广泛用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陈亮说,CFC-11排放的增加可能是这些电器的不当报废造成的泄漏。但一个为《蒙特利尔议定书》成员国政府提建议的专家小组已经收集的数字表明,这种泄漏或仅仅因为泄漏就能够解释CFC-11持续排放的说法值得怀疑。

该专家小组指出,每年需要捣毁1300万台大体积冰箱,才能解释释放到大气中的1.3万公吨的CFC-11。该小组说,中国冰箱的体积一般比较小,而且中国每年处理掉的冰箱数量约为150万台。

出席厄瓜多尔会议的代表们将听取联合国对臭氧层健康状况的新评估,该评估证实了CFC-11排放量的重新抬头,一些代表可能会要求中国对此给出更多的回答。但科学家们表示,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确定污染源。

今年9月,一个科学家小组发表的研究报告证实,中国一直在令人难以解释地大量排放四氯化碳,四氯化碳是一种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其用途包括生产CFC-11。但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研究人员、这篇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马克·伦特(Mark Lunt)强调说,确定四氯化碳的确切来源,明确其是否与CFC-11生产有关,仍为时尚早。

伦特说,他所在科学家小组很快就会提交一篇关于CFC-11的研究论文。其他研究CFC-11重新抬头的努力也在进行中。

“我们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回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航天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地球科学首席科学家保罗·A·纽曼(Paul A. Newman)在电话采访中说。“我个人认为,目前实实在在的问题是缺乏信息。”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本站底部列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不允许人身攻击。
Posted in 大陆资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