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哈佛女孩刘亦婷销声匿迹,她的人生就失败了吗?

999年,成都女孩刘亦婷同时被美国四所名牌大学录取,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在众人的艳羡之下,她赴美读书。20年之后,如今的她怎么样了?

常常有人把韩寒和刘亦婷的故事拿出来对比。

看到媒体和家长们说:韩寒当年叛逆,如今却相当成功;哈佛女孩怎么样呢?不过是泯然众人,变成美国人而已。

心里一惊。

“泯然众人”就是失败?刘亦婷“泯然众人”了吗?她失败了吗?大家对韩寒的称赞是这样的:出了书、赛了车、当了爹,还上过《时代》的封面。然而我想说:能上《时代》封面,是因为韩寒代表了中国社会的一种现象。《时代》杂志挑选封面人物,希望从他身上折射一个国家在社会发展和民众思维上的变化。这跟人物本身取得诺贝尔奖、为人类作出贡献,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说韩寒的成就大于刘亦婷,然后下结论说刘亦婷是失败者?请先等一等。那么刘亦婷做了什么呢?大家看到她从哈佛大学毕业,在美国生活,嫁给一位美国的律师,于是说她对中国没有关注了。真的吗?

▲ 成年后的刘亦婷我去搜了她的履历:她的早期工作是在波士顿咨询。这是一家美国顶尖商业公司,它服务的客户是全球的,包括中国的华为。华为能够从一家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变成行业领军,得益于波士顿等咨询公司给的宝贵的建议。华为CEO任正非先生之前接受采访时,也特别提到:我们应该把美国政府和美国的企业分开来谈,不要极端民族主义。美国企业在华为成长过程中,做出了很多贡献,教明白了华为如何走路。

▲ 任正非而我也想说:美国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企业不一定支持政府。这次的贸易冲突,美国企业也纷纷在反对政府决策。那么说回刘亦婷,她的确给波士顿咨询工作,可你凭什么断定她不参与中国相关的项目,没有帮助到中国的企业?再说了,绝大多数时候,当一个人能够用专业的态度和知识,服务于世界各地领先的公司,带动全球行业更好的发展,中国企业才会受益,世界是一个整体。再细看她接下来几份工作:从Vision Capital、睿实资本,到如今秦岭资本的COO,都在集中给中国企业做战略和投资。而她在成都的母校以她的名字设立了奖学金,她曾多次回到母校,给师弟师妹们建议和咨询。

▲ 刘亦婷的母校成都外国语学校可以说,刘亦婷在哈佛读完经济和应用数学之后,在专业的路上更深入发展,也用自己的知识,回馈于母校和年轻的学生。人家的人生哪里失败了?!而我们这边的思路是这样的:她曾经是全国知名的人,是那1%站在公众视野里的人,而如今吃瓜群众的1%名人榜里,没有她了,所以她太失败了……有人甚至总结道:人生巅峰开始太早,后面就会走下坡路了。吓得我一身冷汗啊!我们这样说吧:你觉得出版《哈佛女孩刘亦婷》代表了她的人生巅峰么?然而,恐怕不是这样……出一本书,作者拿到的版税是很有限的。并且那本书主要是刘亦婷妈妈的育儿记录,她从孩子出生就开始阅读大量的育儿书,并坚持在女儿身上实践,孜孜不倦写了18年的育儿记录,只不过孩子考上哈佛之后,被出版社出版了。

▲ 刘亦婷小时候和妈妈她们一家的人生一直在那里,只不过出书后,被你看到了而已;而人家现在的人生还照常进行着,只不过没被你看到而已……你凭什么来定义人家的“人生巅峰”,又何来“下坡”呢?

很多人有一种奇怪的思路,仿佛被媒体报道的,就是成功的,哪怕一开始被骂的网红,一旦红的时间长了,不管学识和价值观如何,都能变成励志典范;而那些在自己专业领域里低调耕耘,没有被大众媒体曝光的人,就是失败的。这是典型计划经济时代的金字塔思路。一个人只有做了局长、总裁、明星,才是站在金字塔顶端,才是成功的。然而,市场经济社会不是这样的。拿美国来说:中产阶层、有知识和专业能力、受过良好教育一群人,才是主流社会。而我们认识的总统、CEO、明星,他们只是上流社会,并不是主流社会。上流社会是被人认识的,却不一定是受人尊敬的。而有良好教育、有专业素养、低调干事的人,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一定是受人尊敬的。我们今天鄙视刘亦婷,说她没名气,走下坡路……我们在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呢?

学识,才是不会过期的船票我不知道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边崇尚名校,一边鄙视知识的。韩寒的成功,以及现在红遍各大平台的网红,似乎让人们看到了“不用学习、发财致富”的希望。还有家长说:学霸学渣都是暂时的,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但我想说:刘亦婷和韩寒的成绩,都不是被风水转来的!他们当然被好的机会眷顾了,可是,人家本身的能力还是在那里的。

▲ 韩寒韩寒当年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都让当年的作文大赛评委眼前一亮。韩寒没有走传统的学校教育路线,但他读了很多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的成绩,正是知识带来的。而他在接受采访时讲的这段话,也讲到学习的重要性。

韩寒当年的成名,是因为碰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个比赛需要反传统思路的文章。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遇。假如让孩子去效仿韩寒,他的人生恐怕并不会顺风顺水。如今的网红,也一样受益于突然爆红的潮流,比如抖音。一旦这波潮水退去,很多人都要急速转型,可能搁浅在沙滩上。那么刘亦婷呢?她如果没有去哈佛、没有出书,她不会像现在一样出名。但是,她谋生的能力,说到底不是名气带来的,而是学识和专业素养带来的。赶潮流本身没有错,抓住机会人生也许发生逆转。然而我要说的是:这是小概率事件,太偶然了。如果人人想着一夜爆红,失望的会是绝大多数,况且想要维护名气,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努力演好一个角色,身心的代价都是极大的。

而孩子的一生很长,她也许应该早一点明白:学识和专业能力,才是一张不会过期的船票;它不一定带来名气,但它可以带来持久的财富,伴她在海上越来越自由的航行。如果她在专业领域乐在其中,人生会获得持久的幸福感。很多时候,无需人前成功,就能过好一生,才是真正的幸福。有名,未必是自由的;有业,至少是富足的。在任何专业领域努力耕耘,都可以拥有一片天空。而世界上并没有平凡的人,只不过精彩的方式各自不同而已。

聆听,但不要复制他人的经历对于刘亦婷的质疑还在于,她妈妈出了一本“育儿宝典”,但现在大家觉得里面的方法未必对,还有人照搬实践后,并没有上哈佛,反而留下心理阴影。

▲刘亦婷哈佛大学曾对刘亦婷做过采访,她谈到出书这段经历,讲得挺实在的。大意是说——在她成长的20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很大,其中包括:中国家庭开始关注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她妈妈受到家庭教育书的启蒙,在她身上实践这些方法,并保持记录育儿日志的习惯。到她18岁时,积累了关于她成长的一手记录,只是,如果没有她后来的成绩,这套记录恐怕也不会被公众关注。《哈佛女孩刘亦婷》的走红是有时代背景的。那个年代,能够把家庭教育的思路系统记录下来,女儿能考上哈佛的中国家庭,凤毛麟角。所以,才会有那本书的爆红。

▲ 《哈佛女孩刘亦婷》曾经风靡中国,创下将近200万册的销售纪录从书里面,我们能看出她的妈妈是一位好学、用心的母亲。从听觉、触觉、营养等等各方面给孩子启蒙和培养。这样执着地进行早期教育、主张父母“先学习、后育儿”的家长,在那个年代并不多。而现在,早教理论和培训班,已经遍布大街小巷。亦婷妈妈的一些方法,在今天看来也许不新鲜,有的还值得更新。现在,我们再关注刘亦婷,也该与时俱进,跟她交流新的知识和经验。不必抱着20年前的东西,谩骂或者膜拜。在那个年代,和亦婷一样受到关注的还有杨澜。很有意思的是,我曾遇到好几位对传媒业有抱负的师弟师妹,一定要报考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因为杨澜是那里毕业的。可当我问她们想做传媒的什么方向,有没有关注新兴的数字化媒体,她们却没什么概念。

很多人的误区往往在于:把学习成功经验,理解为复制成功路线。但路线怎么可能复制呢?时代早就变了!刘亦婷那个年代,孩子们中学才学英文,而现在已经提前到了胎教;杨澜那个时代,在央视露个脸,第二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而现在同样登上央视,你的职业想象空间早已不比当年……值得交流借鉴的,永远是别人的方法,而不是他人的人生。刘亦婷还说到一个关键问题:假如她没有考上哈佛,她妈妈的育儿分享,不会得到同样的关注。

▲ 刘亦婷的确,即使方法全都对,可我们看重的往往就是结果本身。于是,成功者说什么都是对的;失败者讲什么都是错的。于是,才会有人不假思索地照搬刘亦婷妈妈的方法,什么捏冰块锻炼意志力,让自己孩子执行,分秒都不能差。

▲ “捏冰考验”是《哈佛女孩刘亦婷》中的经典情节之一可事实上,成功与失败都有值得分享的经验,也有需要批判看待的方法。韩寒和刘亦婷,他们都是经历过世界,都是值得聆听的人。最可怕的,并不是他们说错了什么;而是我们只膜拜光环,却屏蔽了知识和独立思考。以及,很多时候,往往“不够出名”的人,才是真正愿意实实在在、分享真知灼见的人。 点个”在看”吧,其实这个世界,并没有永远的失败,只有对于成功的误会。

 

10多年前很火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如今去了哪里!

十年前,对于教育、“好学生”“坏学生”的争论十分激烈。

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对话》节目请上了年仅17 岁的韩寒,将三个在当时对中国考试应付得最好的学生与他作对比,围攻和“教育”他,请来的教育专家认为,他很可能会“昙花一现”,甚至试图拯救他。

那时,人们似乎已设想好了这几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好学生”黄思路、刘亦婷、马楠将成为社会栋梁,并报效祖国;辍学的“坏学生”韩寒只不过是“爱唱反调”“喜欢偏离正轨”的一时社会现象,仅此而已。

十年后的他们,已不是十年前的他们。

马楠: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向克林顿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引起中国人叫好。十年后,她拿着美国绿卡,嫁了美国老公。

哈佛少女刘亦婷:十年前,准备报效祖国,中国很多人的希望。十年后到了美国做基金公司副总裁,嫁了美国人。

黄思路:十年前,中考高考参考书上封面都是她,在节目上歌颂中国教育的好来反衬辍学生韩寒。十年后,北大毕业到了哥伦比亚,老公也是白人。

韩寒:十年前,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被中国人公认为破坏80后形象的第一人。十年后,现在在中国,被国际社会认为是年青一代最有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

十年后,三位女大学生都在外国或定居或嫁人。当年谈的教育楷模,后来却泯然众人,想想确实是教育的悲哀。

说起刘亦婷,她之所以这么出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母亲对她的教育代表着一个时代教育的“特性”,这让她很受严重瞩目。记得当年,刘亦婷是所有老师都要求我们努力的榜样,为此当时几乎人手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

这是怎样的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我却认为它是一本变态的书,我深深地记的其中最著名的“捏冰”情节——刘亦婷的妈妈为了锻炼她的意志,让年幼的婷儿用手捏住一个冰块,坚持数分钟,直到她感觉有“小针在手心上跳舞”….(我至今仍然记得这段出自刘亦婷当天日记的描写),现在看来基本上属于“变相虐童”,却被很多家长视为教育典范,书中透露出的一个在教育方面极有野心的离异女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不择手段最终成功的过程。

真实的刘亦婷

刘亦婷是成都外国语学校高1996级(1999届)学生。她在高中的班主任是李晋蓉。于1999年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特招录取,8月1日赴美国留学,2003年6月从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她学的是应用数学与经济专业。刘亦婷根据她“先就业,再深造”的计划,于2003年10月应聘到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工作,同时也在准备读研究生。毕业后刘亦婷在成都外国语学校设有“刘亦婷课外活动奖”专门为奖励,激励在学校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友。

她的父母曾著《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及《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颇受欢迎。在哈佛的中国本科生中,刘亦婷可能是名气最大的一位。几年前,有一本以她本人为主人公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曾经风靡中国,创下将近200万册的销售纪录,感动了不知多少中小学生和他们的父母。

从国内直接考上世界最高学术殿堂哈佛大学的刘亦婷,普遍被人们看成是家庭早期素质教育的成功典型。

刘亦婷现状

来说一下她的现状吧。她嫁了本科同学Scott Sambur.她老公本科是心理学,毕业后在哈佛读了JD,现在是Seward & Kissel LLP,一家律所family law的partner。family law是专门给有钱人打离婚官司的。linkedin上可以搜到这个人。

刘亦婷第一份工作在波士顿咨询,后来去了百事,再后来在一家对冲基金工作。然后申请哈佛商学院被拒后就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睿识资本,英文是vision capital。后来没开下去。现在跟人合伙又开了一家start-up,叫慧恩资本。这家公司说好听的是给中国资本提供在美投资途径,像房地产之类。说不好听就是给中国有钱人洗钱的皮包公司。中国人不是有钱了吗,对美国市场不了解,孩子上学需要买房子啊之类就找这类公司给他们做投资。

刘亦婷对美国人宣传自己爱国,要帮助穷人,拿到哈佛录取。留在美国之后再为中国有钱人服务,把中国大量资本引入美国。反观她这三十多年的人生就是宣传为穷人服务,赚有钱人的钱。她对中国人并不怎么友好,反而见到美国人很是热情。曾经宣称报效祖国的哈佛之女,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真是即可笑又可悲呀!或许这就是她选择的人生,我们并不能过分评价。

曾经有人在一个论坛上写下这样的帖子:” 十年了,曾经痛斥美国的哈佛少女刘亦婷已嫁给了美国人,而韩寒成为了中国百大公共知识分子之一。时间,给了这个社会一个大大的耳光!昨天晚上认真看完 2000 年录播的 57 分钟视频《对话》,突然想起刘亦婷来,终于知道她嫁给了一个美国白人,在一个基金做副总裁,代理大中华区,拿了美国绿卡,没有回国的迹象。

马楠现状

1988年,克林顿访华期间曾到北京大学做演讲,作为北大在校学生的马楠十分有幸就在席间,并获得向克林顿提问的机会,成为人们眼中的幸运儿,马楠由于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被人称为北大中文系才女。

马楠在提问时,对克林顿引用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牺牲自己的自由”表述,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定义和认知,她觉得国家和个人的自由并没有任何冲突。大家为这位“勇气可嘉”的女孩子纷纷点赞,各大媒体后续都来找她采访,甚至还有媒体给她戴上了“反美战士”的帽子。

然而,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

不久之后,这位北大女生毕业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并且跟着去了美国定居生活。曾经的“反美战士”,如今定居美国,巨大的反差,让人大跌眼镜。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本站底部列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不允许人身攻击。
Posted in 中美关系, 普世价值, 移民新闻, 蠢穷百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