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最后3个军统特务 隐姓埋名64年后 合影曝光

2013年10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登上了大巴车。这位老人的身份有点特殊—–他是军统留在大陆上的特务,他的名字叫戴以谦。

坐大巴车上的戴以谦难得的流露出期待的神色,因为他这一次出行要去的见的两个人曾经和他拥有一样的身份,他们都曾是当年军统留在大陆上的特务。

尽管他们当年在军统当中负责的工作并不相同,在这之前彼此也没有过任何当面的交集。但是在国民党逃往台湾时,他们都选择了留在大陆,并隐姓埋名地生活了下去。

中国最后3个军统特务 隐姓埋名64年后 合影曝光

眨眼之间,64年过去了,这3位老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齐聚一堂。这三位并不相识的老人互相微笑着,在大门口留下了一张大陆最后3个军统特务的照片,为那段意气风发又波澜壮阔的少年时光留下了最后的纪念。

除了戴以谦以外,剩下的两位老人是谁?他们都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军统。军统就是由国名党戴笠主张创立的一个情报组织,主要负责情报的收集处理和电报的破译,在抗日战争时期还负责抓捕日本间谍和汉奸。

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覆灭后,军统也随之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军统组织中的大部分人或者跟着国民党大部队逃往台湾,或者被俘虏,其中只剩下一小部分人隐姓埋名的生活了在了大陆上。

 

军统机要秘书戴以谦

其中,照片里的主角之一戴以谦就是这一小部分人中的其中一个,同时,他也是照片里三个人中身份最为特殊的一个。

只看他的姓氏,相信大家都已经能够猜到为什么他的身份最为特殊了。

是的,他其实是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自家人”,跟戴笠有点亲戚关系,按照辈分,他还得喊戴笠一声“十叔公”呢!

军统特务头子戴笠

戴笠

戴以谦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就已经扛着枪上过抗日战场了,曾经他也为中华民族的抗日事业出过一份自己的贡献。

1943年,从战场上下来之后,18岁的戴以谦就被安排在了江西的国军办事处工作。年轻时候的戴以谦,非常机灵聪明。也可能是跟戴笠的亲戚关系,他的头脑有一部分随了戴笠,心思非常灵活,因此,尽管当时候戴以谦还没有跟蒋介石面前的大红人戴笠相认,这个年轻聪明的小伙子也在这个小小的办事处里非常吃得开。

没过多久,在国军办事处工作的戴以谦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跟来替蒋介石视察江西的戴笠相见。两人既是老乡,又是亲戚,一见面就相谈甚欢。戴笠看着戴以谦跟自己家长辈略为相似的长相,感到非常亲切,于是用家乡话跟戴以谦聊天:“我看你年纪还小呀,在这里做什么呢?”

戴以谦如实回答道:“十叔公,我是在这里工作呢!”

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和蒋介石

戴笠看着这个自家后生,非常喜欢,在经过背景调查之后,就有了把戴以谦调到自己身边的想法。于是,没过多久,戴以谦的上司就收到了来自戴笠的调遣令,把戴以谦调到了军统工作。

进入军统工作之后,戴以谦发挥自己的长处,虽然他年纪不大,但却非常聪明机灵,各种工作都能处理得很好。因此,戴笠对这个自家人非常信任,经常带着他参加各种活动。很快,戴笠便把戴以谦提拔成了军统的机要秘书。

身居要位又能力突出,慢慢的,戴以谦成了军统机关里的大红人。

在抗日战争期间,戴以谦作为军统机构重要的情报人员,也立下了很多功劳。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机灵和各种各样的日本特务周旋,从他们嘴里套出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情报,给祖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很多贡献。

对戴以谦来说,“十叔公”戴笠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非常崇敬戴笠,经常把戴笠的讲过的话当成是至理名言,也因此对军统和南京政府非常忠心。在内战爆发后,他并没有快速清醒过来,依然跟着南京政府的立场走。这一次,戴以谦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准了自己的同胞。他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检举了我军的几位地下工作者。

到了1946年,戴笠意外坠机死亡。军统首领意外死去,导致军统内部争权夺利的情况非常严重,失去靠山的戴以谦处境变得艰难起来。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的路,是错误的。于是,在国民党逃往台湾的时候,他并没有跟着一起跑,而是立刻北上投奔傅作义,跟着傅作义一起向解放军投诚。

北平和平解放之后,戴以谦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低调地做了一个农民。但是他的过去虽然说是于国有功,但是也有过,功过不能相抵。于是,在相关部门查明真相之后,戴以谦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戴以谦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尽管这是他人生当中最灰暗的五年,但他还是说:我要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负责,我要向过去我犯的错误赎罪。

在戴以谦坐牢的这五年里,他的妻子害怕牵连到自己,为了和他划清关系,就带着孩子远远地改嫁了。

出狱之后,戴以谦看到妻子带着孩子改嫁,家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很受打击,一度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于是,他也没有了和别人再次组建家庭的打算,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在村里生活,做一个普通的农民。

戴以谦晚年的时候身体开始变差,也没有人照顾,当地政府就把他送到了养老院,还每个月都给他发一些补贴。养老院里经常会来一些志愿者,他们经常陪着戴以谦说话,这让孤独了几十年的戴以谦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没有想到,在他晚年的时候,政府不仅没有因为他曾经的身份针对他,还让他晚年有了依靠,这让他非常感动。

在和志愿者聊天的时候,戴以谦突然想到,自己总不会是最后一个留在大陆上的军统特务吧?还有没有其他和他情况一样的人呢?他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可能是为了能给自己的过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想见一见跟他一样的人。于是,戴以谦就向志愿者们发起了求助。

志愿者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就花了心思去寻找,不久之后,就找到了另外两位老人——也就是照片上另外两位主角。

他们一个曾经是军统的电译员王庆莲,另一个曾是军统的无线机电维护员。

军统译电员王庆莲

王庆莲加入军统的时候,只有15岁,是一个还在念书的小姑娘。不过,她在军统的身份很普通,不像戴以谦,是一名重要情报人员,她只是一名电报译员。跟戴以谦比起来,她更像是军统里面的一名普通员工。

王庆莲幼年时命运坎坷,她是浙江省江山县人。在她刚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是个有余钱的小康家庭。但是,王庆莲刚满一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她的家境一落千丈,母亲独自一人带着王庆莲在乱世里艰难求生。

王庆莲母亲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女人,她认为,就算是女孩子也要读书认字,这样才能不被人欺负,才能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于是,就送王庆莲去了当地的小学。

年轻的王庆莲

但是好景不长,王庆莲刚读完小学,日本侵略者就在她的家乡燃起了战火。这让她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为了减少母亲的负担,万般无奈之下,王庆莲只好回家,做一些零工来补贴家用,让她和母亲不至于饿死。

因此,在年幼的王庆莲心中,非常痛恨那些入侵她的家园的日本侵略者。

艰难地成长到15岁后,王庆莲的母亲终于帮王庆莲寻找到一个工作机会:军统来他们村子里招人了。为了赚钱养家,王庆莲毫不犹豫地就参加了军统的招人考试。尽管她是小学学历,但是她在家的时候也没有忘记看书,于是,她通过了军统的招人考试。

仅仅15岁的王庆莲在军统机构里展现了她过人的智慧,加上她和军统首领戴笠是老乡,这让她很受信任。很快,戴笠就把她调到了军统本部的译电科,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译电员。

但是,军统内部争权夺利的现象非常严重,里面各种“关系户”林立。聪慧机敏但却没有什么过硬靠山的王庆莲经常受到欺负,但是王庆莲不在意这些。她慢慢的看清了军统内部的混乱,并不想蹚浑水,她只是默默的做自己的工作。

在抗日战争期间,王庆莲破译出800多种日寇的电报密码。因为她始终记得,她的家乡是被日寇破坏的,她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为那些在前线跟日寇正面打仗的军人们提供帮助!就这样,王庆莲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当解放战争胜利之后,南京政府败逃台湾。在军统的同事们让王庆莲跟着他们一起去台湾,但是,王庆莲非常清醒地拒绝了他们,陪着年老的母亲一起留在了大陆上。

留下来的王庆莲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平静的生活。因为她之前在军统工作过的特殊经历,尽管被调查过,但她在军统工作期间并没有做什么迫害我党的工作,甚至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突出贡献,于是政府安排她进了当地的粮食局工作。

退休之后,王庆莲和家人们一起生活,非常的幸福。她经常跟自己的孩子们说:“都是因为党和国家,我们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过嘞。”

王庆莲

当志愿者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快把之前的经历遗忘了,骤然听人提起,她心里也是止不住的好奇。因此,她欣然接受了志愿者的邀请,想要见见之前的老同事们。

军统无线电维护员祝仁波

跟戴以谦和王庆莲不同,祝仁波算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在军统负责无线电的维护。

这个工作一看就知道对专业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就连当时的大学,都没有几个专门和无线电相关的专业。祝仁波不是大学生,他连小学都没读完,能成为军统的无线电维护员,全靠他对无线电的热爱自学成才。

进入军统工作之后,祝仁波完全不管里面争权夺利的浑水,只是抱着自己心爱的废弃电台研究。

祝仁波

在战场上,电台就是传播情报最重要的途径,所以经常遭到敌人的破坏。于是,祝仁波经常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来回穿梭,修理被敌人破坏的无线电。在军统机关里,他对人情世故都不怎么在意,因此,当南京政府逃往台湾时,他舍不得生养他的家乡,就毅然决然的留在了大陆。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成为了一名机电维修工人。因为可以跟各种电器打交道,所以他对这个工作非常喜欢,经常废寝忘食的研究那些机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村里的人大多能用得起电器了,每当电器出了什么问题时,都会不约而同的喊自己家孩子:“去请你祝爷爷来帮我们看看。”就这样,祝仁波和村里的关系非常好。

大陆最后3个军统特务,隐姓埋名64年后,在2013年留下一张合影

在见过来寻找他的志愿者之后,祝仁波内心也很好奇,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修过的电台和无线电,想起了那炮火纷飞的战场,他也想见见之前的老同事们。于是,就欣然接受了志愿者的邀请。

相逢一笑

64年过去了,当初军统机构里冷静机敏的情报人员、聪慧过人的译电员、沉稳内敛的无线电维护员都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了。只有他们脸上的皱纹中还依稀透露着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他们三个人尽管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的工作都离不开电台,也许在某个时间点,他们也曾在浩繁的电流里有过片刻的交集。如今3人重逢,一起拍了一张照片,笑着聊聊过去,谈谈现在和未来,年少时那些兵荒马乱的岁月,早已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本站底部列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不允许人身攻击。
Posted in 悲惨世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