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李强王沪宁互掐

中共两会陆续登场,内忧外困之下,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瞩目,观察人士注意到,李强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及经济问题与前一天政协主席王沪宁的工作报告调子不和,互掐起来,引起外界质疑:政治局会议没有统一思想,口径没对好,这下出洋相了。有分析指出,观察两会不能仅停留于政府工作报告或领导讲话的表面,而应从“有哪些人出现”“谁被媒体采访”“他们如何发挥影响力”中寻找线索,特别要关注三个关键族群:军方代表、民营企业家和外国记者,通过这些线索就可以更好的观察中国的变化与趋势。

福建省长书记聚众淫乱搞幼女事件,是浙江帮官员爆出;涉李强蔡奇权斗!
福建省长书记聚众淫乱搞幼女事件,是浙江帮官员爆出;涉李强蔡奇权斗!
政治局常委,江山没了的政治局常委
政治局常委,江山没了的政治局常委

中共总理李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遭遇了困境。经济学者王璐分析指出,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信号:“经济正在逐渐衰退,工作报告从侧面显示大萧条和大衰退正在逼近。工作报告突出了中共二十大报告曾强调的守正创新思想的体现,迎接零增长,迎接中国经济停滞时代来临的一个均衡性的应对。”在家庭需求低迷、房地产行业债务危机延烧、年轻人就业困难之际,中美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威胁到中共庞大的工业体系,使其经济面临更大压力。李强承认,经济增长回稳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并指出“就业增加收入面临压力”。李强还承诺出台“专项行动”计划来刺激消费。这些措施显示出中共领导下的政府在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时,试图通过稳定就业和消费来维持社会稳定,这已是最低的保政权底线了。这些,不经意揭开了中共经济颓势真相。

然而就在前一天,中共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作工作报告,要求政协引导“正面辩证看待经济形势”,以呼应中共的“唱响经济光明论”,呼应习去年年底提出的经济回暖向好论,继续掩盖经济真相。王沪宁在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要求政协协助中共“引导群众正面辩证看待经济形势、发展大势”,唱响所谓“主旋律”。但是,怎么唱响?显然,李强的数据并不光明,也与王沪宁的“正面辩证”相左。两会才开始,国务院就与党、政协互掐起来,引得观众一片嘲声。有网友留言说,“首场对仗戏就唱得热闹,接下来不知还有多少辣眼荒唐戏。”“斗到公开场合了,丢人现眼,尽出国际洋相。”“中共的历史就是互掐史,几十年来没停过,习家军照样互掐。”

对于接下来的两会,时评人矢板明夫建议,第一个值得关注的族群是军方代表。近年军中动荡频发,从火箭军丑闻到前国防部长魏凤和、尚福,再到军委委员苗华接连出事,显示习近平对军队的清洗未停。今年两会军方代表的出席人数与发言内容将是观察重点。他们如何表态、是否以夸张形式向习近平效忠,直接反映习掌控军权的程度。第二个观察焦点放在民营企业家。据胡润调查,本届两会初选时,身价超10亿美元的人大代表有41人,政协委员有40人,合计约80人。

然而,在习近平“国进民退”政策下,这些富豪多数噤声。马化腾、李彦宏、丁磊、刘强东等昔日明星代表已淡出两会舞台。经济危机迫使习重提“重视民营企业家”,希望他们救市。因此,这次两会中,这80位企业家的发言与曝光度将是关键。官媒是否大肆宣传他们,还是继续冷处理,显示中共对民营经济的真实态度。若官媒刻意突出他们,可能是政策转向的信号;若仍沉默,则救经济的口号不过空话。建议关注的第三个族群是外国记者。

他回忆,胡锦涛时代,外媒在两会极为活跃,然而近年美联社、NHK、BBC等主流外媒难获提问机会,报道锐减。取而代之的是中共官媒与巴西、俄罗斯、津巴布韦等“第三世界”媒体的声音。在中美冷战趋势下,矢板明夫注意到中共当局似有重拾外媒之意,因此,今年两会哪些外媒获提问权、报道什么内容值得关注。若主流外媒重回舞台,提出尖锐问题,可能意味着开放姿态;若仍由亲中媒体主导,则国际化不过假象。矢板明夫最后总结,两会不只是政策宣示的舞台,更是权力博弈与社会变化的缩影。军方代表的表态揭示习近平的军权稳固程度,民营企业家的发言透视经济政策的真伪,外国记者的参与折射国际化的诚意,这三个族群的表现将为外界提供判断中国走向的线索。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本站底部列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不允许人身攻击。
Posted in 共党内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