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国家电视台CCTV在周六(2月26日)放出俄方消息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离开基辅。该消息被证明是假消息。
泽连斯基本人随后在社交媒体接连放出多段视频,证明他没有离开基辅。
中俄关系不封顶,新闻媒体是一家:中国官媒和门户网站全成了俄国宣传工具,热衷散布俄国政府炮制的假新闻。泽连斯基现在还在基辅,央视却宣布他早已离开基辅。蛇岛守军只有13人,全部阵亡,被授予乌克兰英雄称号。新浪军事却从塔斯社拿了一段至少有20名“乌克兰士兵”的视频造谣蛇岛守军投降了。 pic.twitter.com/tKDl92NHCq
— 方舟子 (@fangshimin) February 26, 2022
随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进入第三天,很多假消息在网络上流传。
央视的这条消息说,俄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26日在社交平台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25日离开基辅。这条消息已经被事实打脸。
记者翻看央视新闻,三天以来的俄乌局势绝大多数均引述俄方的说法,立场偏向莫斯科,对乌方发出的消息只有少数几条。美联社周六报道说,俄罗斯的网信办(俄罗斯联邦通信、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监督局RKN)要求媒体在报道俄乌战争的时候,不能使用“入侵”、“攻击”等字眼。
根据中共党媒《新京报》旗下之国际频道《世面》的微博上登出的疑似处理涉乌消息的上级指令。
央视发布这样的假新闻后一个小时,乌克兰总统出现在基辅街头!
这实际上也是中共用假新闻攻击乌克兰! pic.twitter.com/yBuiFqZKLk
— 娇雯 (@chinesehotnews) February 26, 2022
该微博内容称,如果蹭话题,仅用人新央(其指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之话题。
中方不实宣传也引发外媒记者的围观和议论。彭博社记者刘凌达截图并推文(点这)说,“无语,央视和中国媒体正在放大俄罗斯的宣传,说泽连斯基已经离开了(乌克兰)基辅,但他本人现在似乎还在继续从基辅发推,揭穿了说他已经离开的谣言。”
根据央视截图显示,到北京当地时间下午4点半,该帖子被浏览164万次。
环球时报把乌克兰民众开始排华怪罪为乌克兰媒体散布“中国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实信息”,以为乌克兰人看不到中国战狼外交官如何为俄国入侵乌克兰狡辩,至今不承认那是入侵?以为乌克兰人看不到包括环球时报在内的中国官媒成为俄国政府宣传工具,中国网上反战声音都被过滤,只剩力挺俄国入侵的声音? pic.twitter.com/0wxgURx60v
— 方舟子 (@fangshimin) February 26, 2022
没过多久,央视再次放出一条俄方消息说:“俄总统新闻秘书:乌克兰方面已拒绝和谈”。
刘凌达再次推文说:“又一个!这次引用俄罗斯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话说,乌克兰拒绝谈判,因此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将继续。(别的)中国媒体已经报道了来自英国方面的消息,但他们还是屡教不改。”
《华尔街日报》记者范文欣(Fan Wenxin)也推文(点这)说:“在中国的国家媒体中,尤其是CGTN一直在毫无保留地引用俄罗斯的信息,而不包括乌克兰的信息(在此例子中甚至不用泽连斯基自己的视频)。
“故意的?不知道。但该报道发生的同时,许多中国网民嘲弄乌克兰,给在乌克兰的中国人带来风险。”
身在乌克兰的中国网友“I0nGnnn”26日发微博呼吁同胞停止调侃战争。(微博截图)
一位自称身在乌克兰的中国网友“I0nGnnn”26日发微博呼吁同胞停止调侃战争。
她说,“我真的气的快流眼泪了,我请求大家停止,不要再调侃战争……现在国内‘收留乌克兰美女’一类的话,被外媒乌媒大量转载,导致乌克兰人开始出现了反华情绪。战火越来越激烈,极有可能从空袭演化为枪战……
“因为你们随口一句调侃,而导致留学生,没办法大批跟当地人在防空洞避难,再加上现在当地居民都能免费领枪,意味着可以以保卫国家的名义无差别开枪,现在中国人我们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切身份特征都隐藏起来,害怕下一个被误伤的就是自己。”
贴文最后还说,“当你们舒服躺在家里,喝着奶茶刷着微博发着玩笑话时,是我们这些远在战场的同胞,在为你们的行为买单!!不要再把同胞往火坑里推了”。
俄罗斯24日入侵乌克兰当天,中共驻乌克兰大使馆公众号号召在乌华人在车身上显眼处张贴中共五星旗,26日又撤回上述言论称,不能显示身份标志,让在乌华侨更为恐慌。
中共国内媒体的国际新闻记者Michael Anti于26日推文表示,中共外交系统的官员“无论你平日意识形态到底如何,在战乱时代,中国在外同胞其实很脆弱,很需要你们给正确信息”。
“请暂时克制你们的意识形态喜好、不要再乱发微博和推特,而是用在外交学院学的专业的战争避险流程来指挥撤侨。你们在社交媒体每句不合时宜的话,都可能倒过来伤害我们的在外同胞。”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向全国发表讲话。他称“我们必须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欧洲”。
“任何想来保卫我们国家的人,请来吧,我们会给你武器,”他说道。 pic.twitter.com/HszBqKvGuR
—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February 26,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