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抗美援朝选帅时,无论从哪方面看,最佳挂帅人选毫无疑问应该是林彪,原因如下:
一、首批入朝的国家战略预备队13兵团是“四野”的老班底,指战员对林彪的指挥风格和战略战术耳熟能详,林彪对“四野”上上下下也是了如指掌,指挥、作战必是上下一心,得心应手。
二、林彪1945年9月出关,到1948年11月入关,三年里相继歼灭杜聿明、陈诚、卫立煌三员国民党名将麾下108万兵力;10万人马变魔术般涨到100多万。入关后,统率84万“四野”子弟兵荡平京津、攻占武汉、迫降程潜、击破桂系、直下海南,真个是“气吞万里如虎”,指挥才能世所公认。
三、林彪长期驰骋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熟悉那里的沟沟坎坎,朝鲜与东北相邻,地形以及气候条件极其相似,打起仗来前方兵力部署、国内后勤保障驾轻路熟。故此,军内,党内文武百官彼时帅印非林氏莫属。
史载,当时毛泽东也已内定再拜林彪为帅,指望这只猛虎出山逞威,一举荡平韩美蛮夷。谁料出兵在即,林彪竟然称病抗旨,拒不奉诏,迫的毛泽东急招彭大将军进京救驾。好个赤胆护主的彭大将军,不计艰险,二话不说,即刻披坚执锐,星夜出征,殚精竭虑,亲冒矢石,率百万神州子弟,直杀得高丽国里愁云惨雾,神鬼色变,终于敌酋垂首,得胜班师。
故事至此,众多人士对林彪竟然托辞养病,不肯为主分忧,已经多有疑惑;但以毛泽东的脾性,事后对林彪抗旨不行的大不敬作为非但没有加以惩戒,反而宠信有加,恩赏不断,直至定为继承大宝的接班人;更加令国史、军史、野史的分析家们碎了满地眼镜。
而那位一片忠心,冒险犯难,替主公分忧解愁的彭大将军,数年后反被迫害致死。为何有如此结局,究竟入朝选帅过程有何奥秘,半个多世纪来一直困惑着史学界的专家学者。
本文试图从一全新角度诠释这一中国政坛的“司提克芬”之迷。林彪并非怯阵,畏缩不前。9·13后,众多分析家咸称林彪当年是由于惧怕强大的美国军事机器,怕死怯敌,不敢迎战。此种说法可信度很低。
作为排名中国十大元帅第三的林彪并非浪得虚名。
他十九岁入伍当排长,战功卓著,二十四岁就升任红四军军长,二十五岁升任红一军团总指挥,与红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成为毛泽东反围剿的左膀右臂。
第四次反围剿,林彪率领红一军团干脆利落地击败蒋介石嫡系陈诚赖以起家的“常胜军”十一师,为粉碎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抗战中的“平型关”、解放战争中东北三年、入关南下,大小战役不下数百,什么时候怯过阵?如果林彪的心理状态如此脆弱,畏敌如虎,他怎么可能在20多年腥风血雨中厮杀出来?战场上可是容不得半点畏缩。林彪名列探花元帅,他如怯阵,岂不是说中国军中无人,连一个不敢打仗的将军都能当元帅?
再者,林彪一向对自己的战略指挥才能颇为自负,甚至与毛泽东看法不一致时,在给毛泽东的电报中就有“请主席头脑清醒考虑之……”的字样。即使林彪真的预计朝鲜这一仗打不赢,那么他也会相信别人上阵将会输得更惨,此乃战之错,非人力所能也。因而胜败均不会累积自己的常胜英名。
如果林彪真的怯阵,一他行密思缜的个性,反倒应该主动请缨,以免留下千古笑柄。
另外,老毛一生最擅长的就是识人和驭人,他对这样一个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后来怎么会一再委以重任,官拜元帅直至传以大宝呢?林彪怯阵之说不能成立,林彪辞帅也非身体原因。
根据流行的说法,林彪朝鲜避战,是身体不好,无法承担重任。
这种说法目前尚无可靠史料佐证,大多出于想当然的推理。
徐京跃“日出日落三八线”;所写的最有代表性:“10月2日召开的会议上,毛泽东透露:前些日子我找林彪谈了一次话,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出兵,不出兵会怎么样,出兵有哪些有利条件,可是林彪表示说他每天晚上失眠,身体虚弱多病,怕风,怕光,怕声音,他有这三怕还怎么率兵打仗呢?他要求去苏联治病,我同意了。” 毛是否说过此话,不是关键,最要紧的是林彪实际是怎样说的并无旁证。笔者也再无找到其他材料显示林彪曾提出“本人有恙”。
实际上,当时国内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林彪指挥的四野刚完成海南作战,硝烟尚未散尽,也就是说林彪征衣尚未卸甲,怎么马上就不能“率兵打仗”了呢?林彪身体不好源自1938年3月平型关战役后阎锡山部哨兵的误伤,到1950年已有10多年了,这并没有影响林彪运筹帷幄,挥戈万里,荡平东北,横扫京津,直下海南。而且林彪的病也没有恶化的迹象,因为就在这期间,林彪由中南军区司令员调京,内定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同时,林彪出席了自7月初直至10月初的各次有关朝鲜局势的中央军委会议。如果林彪称病就应像粟裕一样躲进疗养院,怎么还次次开会不落呢?
林彪身体不病不假,但那是“和平病”。戎马一生的将军一旦无仗可打,可真是坐卧不安,寝食难安,浑身的不舒服。例如,战后林彪晚上总失眠,他的治疗方法就是寻找战场的感觉,让司机开上越野吉普,在无路的野地里“疯癫”,林彪就在这当年战争的颠簸环境里,在吉普的后座上安然入眠,重温那久违的战争年代。这是后话了,按下不表。但由此可以看出,林彪的身体完全是“战争”型的,他自己不但不会因为身体不好,拒绝挂帅出征,相反,他倒盼望能有一个战场环境来“治疗”他的病痛。同时,林彪的身体状况如何毛是一清二楚,因而林彪也不敢冒犯“欺君之罪”而以此理由拒绝挂帅的。
林彪不会因为反对朝战而拒绝挂帅另有一种说法是林彪反对入朝作战,因而托故不行。崇林和批林派都有赞成此说的人,不管这是出于什么目的,此说是难以成立的。林彪对出兵朝鲜有不同看法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政治局内意见就很不统一。但是林彪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同时具有职业军人的服从天性。即使有不同看法,党中央的决定他是绝对服从的。在目前所能看到的资料里,尚没发表林彪直接提出反对出兵朝鲜的言论,更不要说为此拒绝领兵的表现。
林彪积极备战,准备出兵朝鲜大干一番
相反,林彪是积极参与了调兵部署,并作好了挂帅出征的准备。1950年7月2日,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集国防委员会会议,接着7月7日和7月10日又开了两次会,林彪均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林彪以军委的名义调动国家战略预备队原“四野”13兵团组建东北边防军,准备入朝作战。
林彪并未推辞,积极部署,很快将13兵团在河南38军和39军,在广东刚完成作战的40军星夜调往东北,和已在东北的42军组成入朝的第一梯队。为保证入朝作战的顺利开展,林彪还精心为自己选调得力干将,以15兵团的邓华替换他认为有些弱的黄永胜(黄刚接替程子华任13兵团司令员)。
邓华一上任就提出需要加强班子配置,并指名要调老搭档洪学智副司令。林彪毫不犹豫,连广东军区司令员叶剑英都没通知即抽调刚任命为广东军区副司令员的洪学智担任13兵团副司令。洪学智恰巧到京出差,当天就被林彪叫到家里,面命其当天就去往东北赴任。洪学智对林说“叶剑英同志交代了很多的事情,是不是让我先回去安排一下再走?”林彪说:“不行,叶司令交给你的任务,你打个电话或是写封信给他,让他另选人接你的工作。”硬是将连换洗衣服都没准备的洪学智拉上前线。
由此可以看出林彪已经是在积极备战,准备出国大干一番的。东北边防军也一直把林彪作为负责人向他请示报告工作的。例如1950年8月31日第13兵团首长邓华、洪学智、解方就向林彪报告说:朝鲜战局已日益走向相持局面…朝鲜人民军各个击破和歼灭敌人的机会已经过去。
种种迹象显示林彪并未表示不能担任赴朝重任,相反他是以出兵朝鲜总负责的身份参与、精心谋划。
可为什么后来他又退避三舍,让出帅印,把四野亲信子弟兵交给了别人呢?
7月13日,中央作出了《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任命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为副司令员、肖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任命邓华为第13兵团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粟裕是湖南会同人,颇有军事才干,很受毛泽东赏识,他托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给毛泽东带来了一封信,谈到自己身体有病,且病情很重。毛泽东回信: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
粟裕时任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南京市市长。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会上,粟裕汇报了解放军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请求由中央军委直接组织指挥朝鲜战役,毛泽东则决定这一战役仍由粟裕指挥。这表明六月初,粟裕还在负责筹备攻台事宜,并无生病的迹象。怎么一要入朝,粟裕就病了呢?病得有点蹊跷。粟裕因病不能到职,肖劲光任刚组建的海军司令员,工作上离不开,肖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也无法分身。
7月23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军委决定东北边防军归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指挥。军委任命的方面大员不到十天就走马换将,搞出如此大的动作,是实属罕见,其中不会没有奥妙。
毛泽东于7月23日复电表示同意,批准东北边防军暂归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指挥,并统由东北军区供应,边防军后勤司令员李聚奎改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边防军的日常训练工作暂由13兵团统一组织,并先后任命洪学智、韩先楚为13兵团副司令员,赖传珠因离职养病,由邓华兼任兵团政委。
军委决定将东北边防军暂归高岗指挥,”将来粟、萧、萧去后,再成立新的边防军司令部”。可见,此时军委在等待粟裕病情好转,尔后前往东北组建指挥机构,因而一切只做临时性的安排。应当指出的是,东北边防军原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指挥,此时暂归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代替指挥,同样清楚地表明,东北边防军是野战军、大军区级单位,粟裕与高岗的军内级别是等同的,如同边防军的后勤司令员李聚奎可以改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显然二者是平级的。
但是粟裕休养半个月后,病情仍未见好,他心急如焚。8月1日,粟裕特地托到青岛探望的公安部长罗瑞卿带信给毛泽东,报告自己的病情和心情。信中说:
“在此休息期间除两手已不如在宁(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总部驻地南京)时之颤抖外,头晕头痛症并未见好转,文件书籍均不能阅读,每日只能看看报纸,且每次不能超过二十分钟,出外游览超过一小时,亦即头晕目眩不能支持,但因新任务在即,而自己病症未见转好,心中甚是焦虑,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据医生及一些患神经衰弱症之同志谈,此种病非短期所能治愈,愈重则治疗愈费时日,职以为依目前局势发展似有一时期之间隙,因此请求能批准职给予较长的休息时间,以便于专心休息以期早日恢复工作。”
粟裕信中所说的”新任务”即指抗美援朝指挥作战。尽管病情严重,他还是表示:在”目前局势发展似有一时期之间隙”的情况下(毛泽东也认为8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请假休养较长时间后,能早日恢复工作,即履行东北边防军司令兼政委的职责。
8月4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到朝鲜战争的形势时,进一步明确指出:”如果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周恩来也在会上指出:”如果美帝将北朝鲜压下去,则对和平不利,其气焰就会高涨起来。要争取胜利,一定要加上中国的因素,中国的因素加上去后,可能引起国际上的变化。我们不能不有此远大设想。”可见,毛泽东与周恩来都强调了出兵朝鲜的必要,毛泽东还再次明确指出东北边防军出动时”用志愿军形式”。
8月上旬,13兵团第38军和第39军由河南、第40军由广东进至东北边境地区,完成集结任务。之后,军委又调第四野战军第50军及部分高炮部队、工兵部队编入边防军。至此,边防军第一批各部已全部到达指定位置。毛泽东于8月5日致电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边防军各部现已集中,8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但应准备于9月上旬能作战。请高岗同志负主责,于8月中旬召集各军师干部开会一次,指示作战目的、意义和大略方向,叫各部于本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作战。务使士气旺盛,准备充分,部队中的思想问题必须予以解答。我们当令萧劲光、邓华、萧华参加这次会议。”显然,鉴于粟裕需休养,而各项准备工作又不容松懈,毛泽东只得令萧劲光、萧华先去部队熟悉情况,并做必要的战前动员。
8月8日,毛泽东收到了粟裕托罗瑞卿转交的信,对粟裕的病情十分关切,当即复信:
粟裕同志:
罗瑞卿同志带来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为系念。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养,直至病愈。休养地点,如青岛合适则在青岛,如青岛不甚合适,可来北京,望酌定之。
问好!
毛泽东
八月八日
粟裕将这封毛泽东的亲笔信保存了多年,在1983年4月才赠给中央文献研究室,同时亲笔做了如下说明:”这是1950年我在青岛休养时向主席写信报告我的病情后主席给我的回信。信中所指新任务是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因我的病经久未愈,后来改由彭德怀去担任了。”当时美军还没有越过”三八线”,朝鲜局势不很明朗,毛泽东预计东北边防军”8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还没有到主帅必须立即出马的地步,所以说”目前新任务不甚迫切”,延长了原来”只同意他(粟裕)休息到8月中旬”的时间,要粟裕安心养病,以便尽快康复上任。
8月11日,根据毛泽东8月5日的指示,边防军所属13兵团召开各军、师干部会议,听取部队情况汇报。边防军副司令员萧劲光也遵照军委命令专程从北京赶来出席会议,并宣布了边防军未来的作战任务是:”准备赴朝鲜作战,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部队出国作战时将使用’志愿军’的名称。同时中国不准备对美公开宣战。”随后,高岗于8月13日至14日主持召开了东北边防军高级干部会议,对边防军的任务、出国作战的目的和意义、军事准备的要求等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东北边防军师以上主要领导均参加了会议,高岗受军委委托在会上作了报告,萧劲光、萧华和邓华均在会上作了讲话。高岗说:
“如果美国侵略者占领了朝鲜,毫无疑问,一定会准备力量,来进攻我们的东北与华北,进攻我们的祖国。那么我们究竟是让它打下朝鲜,让准备力量,增加气焰,等它打到中国来的时候再去消灭它呢?还是现在争取主动,配合朝鲜人民军,在国土以外,消灭敌人,保卫自己好呢?显然地,在国土以外消灭敌人,是有利于我们,有利于我们的朋友,有利于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和平民主的事业的。”
粟裕不行,高岗呢?此公搞政治有一手,且手法高超,后来几乎搞翻刘少奇。但其从未单独指挥过任何大规模的军事战役,更别说一个区域性的全面战争。把他放到这个位置上地球人都知道是过渡性质。尽管林彪已经为战争作好了准备,各方人员也都认为挂帅人选非林莫属,然而毛就是不肯任命林彪担任主帅。
毛就是不肯任命林彪担任主帅
如果说林彪身体不好,此时就应该确定其他合适的沙场执掌帅印,搞出个高岗,岂不滑稽?谜底直到10月4日方才揭晓。毛的心底是将此帅位留给彭大将军的!
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虽然兼任解放军副总司令,但实际直接指挥的西北野战军,1947年8月成立时仅4.5万人,三个月后,部队增加到7.5万人。1949年2月西野正式整编为第一野战军时,部队为l5.5万人。1949年6月,军委命令直属军委的华北军区野战军18兵团、19兵团归第一野战军建制,总兵力才达到34.4万人。
毛泽东抗美释兵权 – 让一野的彭德怀率领四野的兵!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登基后的最大心腹之患就是那些手执兵符,雄踞一方的开国功臣。并非那些重臣生来就有谋反之心,环境使其然也。宋太祖深明此理。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乘着酒性,赵匡胤给他们讲了一番掏心的话,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为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个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千古绝剧。
毛泽东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焉能不明白个中之理,必然早作准备。
巡视门下,众多重臣当中最炸刺的就是彭、林这两员虎将。彭老总依仗自己的战功,加之性情豪爽,一贯与毛泽东称兄道弟,其他人都言称“主席”,而此人直到进了北京城还当面“老毛”长,“老毛”短的,实在恼人。照毛的说法,毛和彭的关系是合作与不合作,三七开“:”融洽三成,搞不来七成。“而这个”七成“不合作的有反骨的”魏延“(后来庐山的封号)其时正以西北军区司令员一职盘踞西北,手下带着”一野“的几十万虎狼之师,雄心勃勃地要干出点名堂来。
历朝历代西北地区都是桀骜不逊。远的不说,民国蒋介石就拿割据西北的马氏兄弟没辙,听凭他们自立为王。更别说天高皇帝远的新疆了。如此这般,毛怎能放任彭在西北坐大呢?
林彪更不是等闲之背,上文提到的让毛“头脑清醒考虑之”的电文可能是党内仅有的“犯上”绝品。辅以方面军中实力最强的“四野”,加以出神入化的用兵之道,毛不会不想起张国焘的前车之鉴,绝不能再给林彪拥兵自重或功高震主的机会。
此次入朝作战可以说是解决林、彭兵权的天赐良机。毛此前已将林调入北京任军委副主席,离开四野子弟兵。
第二步,首先要委派林彪入朝,让林调集“四野”的机动精锐之师齐集东北。林并未觉察毛的用意,一心准备“再立新功”。而在调兵过程中,林对洪学智的调动方式明显地表露了“林家军”的人治手法,林不是通过军委发布命令,而是私人会面传达命令。这正犯了毛的大忌。这样“四野”岂不成了林的私家军?如果说当时毛尚存有一丝让林彪带兵出征的念头,此时毛应该是决然要割断林与“四野”的血缘关系。
毛等到林把军队部署停当后,即在10月2日的会议上发出了那段林彪有病不能带兵的讲话。林彪听了也只能苦笑而已,已他“韩信”的头脑,不能听不出毛的弦外之音。聪明(狡猾?)的林彪就坡下驴,“因病”提出去苏联休养,交出了全部全部兵权。
演出了一部新版“杯酒释兵权”。毛对此事终究心中有数,所以日后绝无因林彪“称病”而怪罪于他,反而因林彪深体他意,配合默契,而恩宠日隆。之后,毛发急电召彭进京,也不说为什么,搞的彭大将军带了一大堆西北建设蓝图进京晋见。彭10月4日下午到京,直接参加政治局会议,进了会场方才晓得是毛召他来是为了出兵朝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