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超过十亿人,每日讯息传送量达450亿条,并结合购物、订票、交友等多元化功能,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社群平台。
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发布题目为“未阅先焚2:微信如何实现实时审查用户对话中的敏感图片”的研究报道。研究发现,微信会建立「黑名单」图像的「杂凑索引」(Hash index),当用户在对话中传送图像时,就会自动进行图像的杂凑值比对,一旦两者相符,就会加以屏蔽,不相符才得以传送给接收方。
图像顺利传送仍会追加审查
不过,即使该图像已顺利传送,还是会被「追加」审查。微信会透过两种演算法进行,一种是「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用以扫描图像中是否包含敏感词句;另一种则是检测目标图像与数据库中「黑名单」图像的相似程度。倘若前述两种演算法之一发现「端倪」,该目标图像的杂凑值就会被新增至「黑名单」,此后若再有用户传送特定图像,就会被即时屏蔽。
群组和朋友圈更易被审查
研究还发现,微信的一对一聊天、群组聊天和朋友圈(Moments),分别有各自对应的「杂凑索引」,且群组聊天和朋友圈,比一对一聊天更容易受到审查。不过,只有在对话中至少一名用户是在中国境内注册帐号,才会进行图像审查,亦即外国用户不是审查优先目标。
那些是敏感议题?
此外,研究还发现,最常受到审查的是「政府相关议题」,包括嘲笑中共司法系统的漫画、「华为」相关事件、艺人范冰冰逃税丑闻,甚至是美国2018年期中选举等,其中有些还是由中共党媒「环球时报」所发布。就连针对政策的中立性指涉,以及官方公告的截图等,也会被视为敏感讯息。
哪些图是敏感图?
德国之声报道,由于微信测试账号大多难以获得身份验证,报告作者不得不诉诸审查相似的腾讯另一平台QQ空间,来进行敏感图的测试。
在这212张被过滤的图片中,与新闻事件有关的有60张,内容涉及:文革、天安门事件、范冰冰逃税事件、最高法院卷宗丢失事件、华为孟晚舟事件、中美贸易战、2018美国中期选举、胚胎基因编辑事件等。
受到最多审查的图片:最高法卷宗丢失案
其中,最高法院卷宗丢失事件受到审查的图片数最多,为24张。其中绝大多数是一封据说为法官王林清指控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指使他人盗走卷宗的信件图片。与华为孟晚舟事件相关的被审查图片则为10张。中美贸易战也有8张。
报告作者发现,许多微信公众号被屏蔽的文章中的图片,无论其是否敏感,似乎都会受到过滤。作者因此提出假设:腾讯的图片审查黑名单是从被屏蔽的微信公众号帖子中收集而来的。
加国会惊醒!大选在即安全部警告:不要用微信
面对即将到来的联邦大选,加拿大国会网络安全部门发出警告:微信危险。专家认为,微信受到中共控制,他们担心中共干预加拿大选举。目前,加拿大正面对中共当局一波接一波的打压行动,同时,联邦大选的预竞选活动已经开始。加拿大媒体iPolitics报导,联邦国会议员及国会职员上周接到通知,不要使用社交媒体微信(WeChat),因为它有“潜在网络安全风险”。
国会网络安全部门给国会议员、他们的职员和国会行政部门发送的电子邮件主题为“IT安全警报——微信应用程序的风险”。
iPolitics的报导说,他们获得的这份电邮写道:“请注意,微信的短信、社交媒体功能和付款程序,可能给用户带来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因此,国会强烈建议,国会议员及其工作人员不要在业务上,或其它敏感通信上使用微信。
时事评论员冯志强对《大纪元》说,国会采取这样的行动,是因为他们觉察到了微信的“危害性”。其实,加拿大的安全机构早对此安全问题有了解,但是,国会的运作与安全机构的担心一直有差距。
“现在,国会惊醒了。”他说,“这涉及国家安全,早就应该做了。”
美国智库以及中国问题观察家,已经表达过这样的担忧:微信因受中共政府审查及不透明,恐正从西方社会内部影响政治,如特洛伊木马般对西方构成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