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孟宏伟事件”发酵 中共宣传落后世界一个时代

“沉舟侧畔千帆过”,延安时期至今七十多年,中共建党至今也近百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共宣传系统的角色定位还还在延安时期的小板凳上,又怎么怪它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兼任国际刑警组织主席的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的“失踪”事件,以及其妻子罕见的海外喊冤,不仅让中共的公关政治短板再一次尴尬曝光,也让中共宣传系统精心安排的两档国庆节目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关注与反响。

2018年中国国庆节期间,《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和《新时代学习大会》两档电视节目,一北一南,分别在中国最大的电视台央视和最受内地青年欢迎的湖南卫视开始播放。这显然是中共对其总书记——习近平执政理念宣传在渠道与方式上的一次调整——尝试让中南海的政治话语走进民众的普通生活。

作为一党制国家的执政党,带着西方政治视角下“原罪”标签的中共,经常受到批评不足为奇。但是一直以来,从外宣到内宣,从精神文明指导到电视节目,从官方媒体到网络自媒体,外界对中共批评的落脚点似乎更多地落到宣传系统上:思维陈旧、手段落后、反应迟钝、作风官僚……为什么中共宣传系统总是挨批,问题出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再一次探讨的话题。

最根本的问题:为谁服务?

抛开各种官样说明,从延安时期就负责“宣传鼓动”的中宣系统,其定位不外乎两条:一是负责对外宣传充当“党”的喉舌,二是负责向下管控民间控制舆论的“嘴巴”。前者离不开统战(统一战线,即联合不同政治团体及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同一政治目的而共同奋斗即)的色彩,后者脱不了维稳的思维。不过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都是“为党服务”。

 

中南海新华门内影壁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为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所书写(图源:AFP)

作为中共权力机构中的一环,宣传系统中的各执法机构以及归口于宣传系统的“党媒”,“为党服务”无可厚非。但是在“党管一切,党媒姓党”的自我认知下,中共的宣传部门似乎把中南海新华门影壁上的“为人民服务”抛之脑后。

“为人民服务”,是由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所提出的一个口号,意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为”,被当作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和规范之一,也被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所以,对于中宣系统来说,“姓党”是本色,但是“为人民服务”也是不可忘却的宗旨,它也是习近平在中共建党95周年大会上所说的“不忘初心”。

说道这里,不由联想到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灶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灶君是神,所以也被叫做“灶神爷”,他被玉皇大帝派到凡间监视百姓——“传递民意、上传下达”。这和中宣系统的职责很相近。但是和饱受批评的中宣系统不同,灶君是最受中国老百姓爱戴的神。为什么?因为他在百姓的眼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起码表面看起来是这样。

而中宣系统显然连这个“表面看起来”都没有做到。长期以来,中宣系统的一切宣传和管控的目标都是对“党”负责就好——虽然很多行为往往对整个的“党”并不好。具体到个体官员与事件,就表现为一切唯上,一切唯政治正确:宣传“党”政策时候的“伟光正”与“假大空”以及与对敏感舆论的“一封了之”就是因此而来。至于民众的评价和不满,有什么理由太过在乎?

角色停滞 如何与时俱进?

外界在批评中共宣传系统手段老旧不能“与时俱进”的时候,有不少的宣传口官员们也在抱怨什么到底要如何“与时俱进”。“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中共宣传系统来说,发展进步的参照是什么?

中国境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很多政党、社团有类似中共的党宣传机构,但其不具备国家权力。中宣这种党政合一的机构,其核心部门中宣部甚至在英文中找不到一个符合其自身定位的严谨译法。“中共中央宣传部”比较早的译法是“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CCCPC”。因为“propagandistic”在英文中带有“灌输、洗脑”等贬义,所以西方民主国家的政府中不允许成立此类机构。也因此,中宣部后来也将自己的英文名改译成了“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CCCPC”。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本站底部列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不允许人身攻击。
Posted in 社会能见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