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刘禅

汉怀帝刘禅 (207年-271年),字公嗣,又字升之,幼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最后一位皇帝,汉赵谥孝怀皇帝,史称蜀汉后主,223年—263年在位,历时四十一年,是三国在位最长之皇帝。

皇帝汉怀帝刘禅
皇帝汉怀帝刘禅

据《三国志》记载,刘禅由刘备的妾室昭烈皇后甘梅所生,是刘备三位庶子中最为年长的。

212年(建安十七年),刘备入蜀,孙权派人接回孙夫人,孙夫人想将五岁的刘禅一并带走,诸葛亮派遣赵云夺回。

221年(建安二十五年)五月,立为太子。

刘禅继位初期确实听从父亲的遗命,放权于丞相诸葛亮处理军政大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诏命蒋琬应严整治军,率各军屯扎汉中,等东吴行动,两国构成东西犄角之势,伺机伐魏。

刘禅始“乃自摄国事”,由蒋琬、费祎、董允等人主政,修养生息,积蓄力量后从长计议再北伐的政策。刘禅对于宠臣陈祗与宦官黄皓也颇为宠信,姜维畏惧黄皓,只得拥兵屯垦汉中的沓中(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姜维上表后主:“听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画进一步拓取土地之意,宜一并派遗张翼、廖化督率各军,分别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患于未然”,黄皓征求鬼巫信息,谓敌人终究不会自来,而刘禅也信了鬼巫,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人知晓。

最后邓艾偷渡阴平大军压境,刘禅与群臣商议如何抵御,决定派诸葛瞻领兵迎战,但诸葛瞻战败。最后,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在农历十一月向曹魏投降。刘禅派太仆蒋显至剑阁,传令姜维等部投降,蜀军悲愤不已,纷纷拔刀砍石。邓艾承制拜刘禅为骠骑将军。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诸葛亮临终才发现他的城府很深

《资治通鉴》记载:福谢:“前实失不谘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刘禅于是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去前线慰问,并询问国家大事。李福来到前线后,和丞相诸葛亮聊了几句,就回去了。没过几天,他又回到了前线,再次见到诸葛亮。原来他急匆匆地走了,忘了后主刘禅的嘱托,询问诸葛亮在百年之后,谁可以担当重任。还没等李福询问,诸葛亮就说道:“我知道你返回的意思,你想询问的问题,答案就是蒋琬。”在蒋琬之后,诸葛亮又推荐了费祎,至于费祎以后的事,诸葛亮也不知道了。

诸葛亮临终前,通过和刘禅使者李福的对答,发现后主刘禅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他发现刘禅城府很深。在诸葛亮的眼里,这么多年,刘禅是一个“长不大的阿斗”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了这几句耐人寻味的话。这句话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话为“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说明了一代枭雄刘备临终前,对自己的儿子刘禅能否坐稳江山,能不能驾驭得了老臣诸葛亮是没有自信的。当时跟随刘备打江山的老一辈文臣武将,有的战死(如公关羽)、有的病死(如黄忠、马超)、有的被杀(如张飞)、有的投敌(如黄权、糜芳)。总之,建立蜀汉的这些功臣宿将们大多不在了,无论是身份,还是官职,诸葛亮在蜀汉首屈一指,是领袖人物。

而刘禅呢,这一年仅仅17虚岁,还是一个未成年人。一个未成年人登基为帝,而辅政大臣掌握朝政大权,这是典型的“主少国疑”。刘备临终前,动了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交给诸葛亮的想法,可知他对刘禅是没有信心的。他知道“愚笨”的刘禅斗不过“睿智”的诸葛亮,而权力更替是很残酷的,说不定血流成河。古代因为权力之争,父子相残、兄弟反目,比比皆是,而权臣对待被取代的皇帝,那就更加无情了。刘备临终前,担忧的就是权臣诸葛亮万一哪一天想过一把“皇帝”的瘾,对刘禅下起毒手。因此,他才对诸葛亮说出“取而代之”那样无奈的话。随后,刘备又给儿子刘禅下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其实,这份诏书不只是给刘禅下的,还给诸葛亮看,让诸葛亮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刘禅,别做出太出格的事。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不久又领益州牧。这时的诸葛亮在蜀汉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朝政大权。此后,诸葛亮工作兢兢业业,日夜为蜀汉操劳,在政事上“事无巨细”,在军事上“凡事二十军棍以上的事就得经过他的手”。他把后主刘禅看成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了,为其日夜操劳。

在诸葛亮大权独揽之时,刘禅很聪明,没有和诸葛亮对着干,而是大胆地将权力下放给诸葛亮,让诸葛亮全权负责。后主刘禅几乎做到了“政由葛氏,祭则寡人”,也就是说刘禅当一个甩手掌柜,将政务都交给了诸葛亮,而他自己只需要逢年过节干干祭祀的事情即可。表面上看,刘禅一直没有“长大”,一直没有“亲政”。而现在,诸葛亮才明白,后主刘禅不是表面上的那样子,是一个“深藏不漏,城府很深”的皇帝。而“城府很深”的刘禅才是他的真面目,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后主刘禅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没有干预诸葛亮的决策,在他临终前,才派出使者李福,前来摸诸葛亮的底,看看诸葛亮是怎么打算的。刘禅怕诸葛亮临终,还想把权势交给自己的独子诸葛瞻,等八岁的儿子诸葛瞻长大后,继续把持朝政。

诸葛亮见到李福,也明白了刘禅的良苦用心,于是给刘禅推荐了贤臣蒋琬和费祎,丝毫不提怎么优待自己的儿子,这是为了打消刘禅的顾虑。不久,诸葛亮又给刘禅上表,表明了自己的财产,“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他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已经知足了,自己的儿子也可以自给自足了。在诸葛亮病逝后,刘禅的政治才能展现出来了。他先准确判断出是大将魏延谋反,而不是长史杨仪反叛,支持杨仪除掉魏延。随后,刘禅又裁撤了丞相这一职务,自己大权独揽,掌控了朝政。后主刘禅在位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结语:诸葛亮临终前,和李福的对话,发现后主刘禅不是“长不大的阿斗”,而是一个“城府很深”的帝王,这才是真实的刘禅。此时的刘禅,帝王之术已经不次于他的父亲枭雄刘备了,已经长大了,诸葛亮感到很欣慰,对得起先主刘备的托付了,他死而无憾。

扮傻扮得好,都一大学问

其实诸葛亮一直都满意刘禅表现,《与杜微书》云:“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证明阿斗并非愚蠢之人。到了蜀国后期,多次北伐复兴汉室,刘禅当时头脑非常清楚,认为诸葛亮太急:“相父南征,远涉艰难……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暂缓北伐,认为耗国伤财,需要吴国出手才能一起征讨。

陈寿着的《三国志》也指刘禅善于处理政务,他能与大臣保持良好互动。刘禅最终败坏政事,都是他后来宠信宦官黄皓之故。

为防权臣权力太重,刘禅命费祎主管政务,蒋琬主管军事,两人的权力相互牵制。蒋琬死后,刘禅“自摄国事”,彻底改变蜀国多年“事无巨细,咸决于丞相”的政局。

所以“阿斗”并非扶不起。

至于形容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比喻在新环境有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的“乐不思蜀”,也有人指故事反而表现刘禅聪明,他在司马昭面前表现成功扮傻,令人不再怀疑他,刘禅及家眷大臣才能安稳在洛阳终老。

其实,扮傻扮得好,都是一大学问。

Entries个相关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本站底部列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不允许人身攻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